逆自旋霍尔效应引起的电流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eon8338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旋电子学是研究固体材料中用电子自旋自由度来取代电荷自由度制造电子器件的一门学科。近几年,自旋电子学是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不仅因为它在信息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而且也是凝聚态物理的一个基础学科。自旋电子学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在半导体材料中实现自旋注入、自旋控制和自旋检测。而基于半导体异质结电子自旋轨道耦合的自旋极化输运问题以及其中的自旋霍尔效应目前受到了研究人员广泛的关注。在这篇论文中,我们主要研究用自旋轨道耦合和自旋霍尔效应来调控电流的任意自旋极化度。 本论文主要对十字架型介观四端器件的横向电流的自旋极化度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基本结果如下: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自旋电子学研究中经常利用的概念、自旋电子学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第二章对电子在介观系统中的输运理论进行了总结。简要介绍了介观电子系统;介观系统中利用Landauer-Büttiker公式、散射矩阵方法对电子的输运进行了研究。这有利于我们借助合适的方法来研究本文的内容。 第三章,我们利用在第二章中介绍的散射矩阵方法对一个十字型结构的二维电子气系统进行研究,系统含有自旋轨道耦合相互作用,且有一个电极是铁磁金属。在紧束缚近似下,我们计算了横向电流的自旋极化度,并研究它与费米能、铁磁导线中分子场的大小与角度、自旋轨道耦合强度等因素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四端器件中横向电流的任意自旋极化度可以用系统的参数来调控。利用自旋霍尔效应和逆自旋霍尔效应,当纵向自旋极化流从铁磁电极流进Rashba自旋轨道耦合散射区域时,横向电流的自旋极化度是能够被控制的,它随着费米能、铁磁导线中的分子场的大小、自旋-轨道耦合强度的变化而改变。通过选择合适的参数,可以得到完全极化电流,这是由自旋霍尔效应和逆自旋霍尔效应共同起作用产生的。
其他文献
低维玻色体系具有和三维玻色体系极不相同的性质,这使得低维玻色体系在理论和实验方面一直是一个研究的热点。最近,人们已经能够通过在三维玻色体系的一个或者两个方向上施加
光束在光折变介质中传播时,当介质对光束的非线性作用和光束的衍射作用平衡时,光束能在介质中保持形状不变,形成光折变空间光孤子。与其他类型的空间孤子相比,光折变空间孤子对入
光学温度传感器在温度测量等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采用荧光强度比(FIR)技术进行测温。基于荧光强度比技术的光学温度传感器通过测量与温度相关的不同特定发光能级发射
纳米团簇是当前科学研究的重点,量子理论是纳米团簇理论研究的基础。当前,有许多种研究纳米团簇的理论方法,如 Hartree-Fock方法、后Hartree-Fock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DFT)等,这些研
周期量级超短激光脉冲与物质相互作用是国际上近年来兴起的激光物理学前沿课题。开展周期量级超短激光脉冲在原子、分子等介质中引起的极端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能够丰富非线性
非线性光限幅效应可用于对光敏器件和人眼的保护以免受到高强激光的伤害,非线性光学材料与光限幅研究是国内外光电信息功能材料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无机过渡金属团簇化合物材
阴极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关键部件之一,其性能的提高一直是研究和开发SOFC的重要工作。Ba0.5Sr0.5Zn0.2Fe0.8O3–δ(BSZF)和Ba0.5Sr0.5Co0.8Fe0.2O3–δ(BSCF)体系是两种新型的SOFC中温阴极材料,本文主要是通过引进中温电解质、纳米金属颗粒和压力处理这三种较新实验手段提高这两种阴极材料的性能。为了提高BSZF的氧离子电导率,我们选择了一
非扫描成像激光雷达以其体积小、重量轻,可获得高分辨率、高帧频图像的特点成为军事上的研究热点,传统非扫描成像激光雷达采用泛光照明,目标光强分布不均匀,能量利用率低。为
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的研究是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方法。它在了解物质内部的微观相互作用、过渡金属离子在晶体中的局部结构(比如:取代、局部对称、键长键角、空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