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论文研究超临界流体(超临界CO2)在两方面的应用:其一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干燥制备无机多孔材料(气溶胶),其二是利用超临界流体植入法(impregnation)对多孔材料进行香料(苯乙醇)植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超临界流体(超临界CO2)在两方面的应用:其一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干燥制备无机多孔材料(气溶胶),其二是利用超临界流体植入法(impregnation)对多孔材料进行香料(苯乙醇)植入。首先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从硅酸钠制备SiO2凝胶,然后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制备得到SiO2多孔材料,用电镜、红外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并对制备的材料进行比表面积的分析。具体研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的压力和温度对材料的比表面积的影响,表明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可以得到比表面积为81—499m2/g不等的多孔二氧化硅材料。对介孔材料MCM41和制备的多孔材料(与介孔材料具有相当的比表面积)进行苯乙醇的植入研究,比较了直接饱和香料蒸汽植入法(将干燥的材料悬挂于饱和香料蒸汽中)和超临界流体植入法(将干燥的材料置于高压釜中,让超临界二氧化碳带着香料进入多孔材料)。直接饱和香料蒸汽植入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的植入效果;超临界流体植入法研究了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香料植入效果。结果表明,多孔材料经过600℃高温处理2小时后可明显增加植入香料的量,而且相对饱和香料蒸汽植入法,超临界流体植入法可以明显缩短香料的植入时间,并提高香料的植入量。另外,植入香料的多孔材料用热重和红外进行了分析,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影响多孔材料的结构。用Langmuir吸附方程对超临界二氧化碳植入法得到的等温曲线进行关联,用第二费克定理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带着香料的植入过程进行了计算,表明其可以很好地描述该过程。
其他文献
本文对掺杂Bi,F的碳团簇负离子CnBi-(n=1-11)和CnF3(n=1-9)进行了理论研究。通过使用分子图形学、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相结合的理论计算方法,在密度泛函B3LYP/6-311G*的水平上对Cn
稀磁半导体由于在自旋电子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受到人们广泛地关注。而稀磁半导体中铁磁性的来源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问题,其中晶体缺陷及载流子是影响稀磁半导体铁磁性的
在低温液相法制备纳米TiO2溶胶过程中,通过加入醋酸、二乙胺、油酸和硬脂酸钠等结构调节剂,可分别制备出具有颗粒状、棒状、纺锤状、球状和束状的纳米TiO2干凝胶粒子,纳米TiO
针对纳米TiO2化学结构和能带结构呈现弱N型、宽带隙、Ti外层电子不活泼等特点,致命地影响了其低阻半导化水平等问题。本研究采用前期热处理,得到了金红石型纳米TiO2,按照不同
首先,本文研究了C20三种异构体的基本结构特征,并采用HMO方法对环型,碗型,笼型三种异构体进行了稳定性比较,得到了它们的稳定性次序。然后在对C20富勒烯分子了解的基础上选择
为了寻找能有效催化柠檬醛MPV还原为香叶醇和橙花醇的氧化物催化剂,本论文开展研究工作包括:1)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载体为γ-Al2O3和SiO2的ZrO2/γ-Al2O3和ZrO2/SiO2负载型催化剂;2)
团簇是由几个乃至上千个原子、分子或离子通过物理或化学结合力组成的相对稳定的微观或亚微观聚集体。团簇是一种新的物质形态,对团簇结构与性质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团簇
铌酸锂晶体的很多物理特征与其本身的组分和晶格缺陷有着密切的关系。气相输运平衡是改变铌酸锂晶体组分的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目前有关采用气相输运平衡制备富锂LiNbO3晶
纵观非线性光学的发展历史,这主要有三大类分子被理论与实验物理与化学家广泛关注。的它们分别为无机非线性光学分子材料,有机非线性光学分子材料以及有机金属配合物非线性光
自1985年C60发现以来,符合“独立五元环”规则(IPR)的富勒烯如C60、C70已经合成与表征并广泛地用于基础和应用研究,然而具有相邻五元环的非独立五元环富勒烯(non-IPR富勒烯)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