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硕士研究生作为我国高知识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身体健康问题备受社会关注。近年来,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作为热门的健身方式,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相比,相同训练时间下的两种训练方式对健康促进的作用一直受到众多研究者争议。因此,本研究以HIIT和MICT两种训练模式进行实验对比,旨在找到适宜硕士研究生健康体适能发展的锻炼方案,促进健康体适能全面发展。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获取理论依据,通过数理统计法进行差异性分析,运用实验法将45名硕士研究生随机分为HIIT组和MICT组,对其进行为期8周的实验干预,分别测量HIIT组和MICT组实验前后相关指标,获取实验数据。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分别对实验前后硕士研究生的心血管适能、肌肉适能、柔韧适能和身体成分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比较8周HIIT和MICT对硕士研究生健康体适能的促进效果,比较研究适合硕士研究生健康体适能发展的锻炼模式,为硕士研究生自主锻炼提供新途径,为课程化建设提供依据。实验结果:(1)心血管适能方面,8周干预后,两组别12min跑和肺活量都有非常显著的提高,其中HIIT组比MICT组12min跑的提高程度更大。(2)肌肉适能方面,8周干预后,两组别手握力、1min仰卧起坐和俯卧撑都有显著的提高,其中HIIT组比MICT组1min仰卧起坐和俯卧撑成绩的提高程度更大。(3)柔韧适能方面,8周干预后,两组别柔韧适能都有非常显著的提高,但两种干预方案并无显著差异。(4)身体成分方面,8周干预后,HIIT组BMI和体重非常显著的减少,但WHR并无显著变化;MICT组WHR、BMI和体重非常显著的减少,其中HIIT组比MICT组BMI的减少程度更大。(5)方案反馈方面,8周干预后,两组别受试者对方案内容设置、强度与负荷设置以及普及化等方面反馈良好,推荐普及化和课程化。结论与建议:(1)健康体适能方面,8周HIIT与MICT均能显著的提高12min跑、肺活量、坐位体前屈和手握力,8周MICT能显著的降低WHR。但在提高1min仰卧起坐、俯卧撑能力和降低BMI方面,HIIT具有更优的效果。锻炼者要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锻炼方案。(2)方案反馈方面,受试者对方案内容设置、强度与负荷设置以及普及化等方面反馈良好,推荐普及化和课程化,未来可以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引入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