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口服药物“环磷酰胺(CTX)”对兔耳早期增生性瘢痕的影响,探讨口服免疫抑制剂对早期瘢痕治疗的方法。方法:利用纯种日本大耳白兔建立增生性瘢痕的动物模型。依据环磷酰胺(CTX)对家兔免疫抑制的剂量,将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片溶于10ml蒸馏水中制成水溶剂溶液,再应用兔子灌胃法服入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水溶液。共分成4组(每组8只):A组10ml蒸馏水、B组5mg/Kg.d、C组10mg/Kg.d、D组30mg/Kg.d。在建动物模型前及灌胃后两周、4周时采血常规观察白细胞、淋巴细胞变化。继续喂养4周(28天)后在同样的麻醉条件下,切取标本、石蜡包埋、切片,采取HE染色、VG染色法观察HI、NA、AA数值变化,以及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两种蛋白Bax、Bcl-2及其Bax/Bcl-2比值的情况。结果:服用环磷酰胺后,兔耳腹侧面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受到明显抑制。其中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对照组与剂量组以及各剂量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少,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HE染色中HI值对照组(A组)与各剂量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伴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而HI值变小。VG染色中NA值随药物剂量的逐渐增大而变小,B组、C组、D组均与对照组(A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但实验组中C组与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另外AA值在实验组B组、C组、D组均与对照组(A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各组间也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伴随着环磷酰胺药物剂量的增大,AA的数值相应变小。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在B组、C组、D组均与对照组(A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但实验组中C组与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而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在实验组中(B组、C组、D组)均与对照组(A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各组间也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环磷酰胺药物剂量的增大,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相应变小;Bax/Bcl-2比值在实验组中(B组、C组、D组)均与对照组(A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各组间也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环磷酰胺药物剂量的增大,Bax/Bcl-2蛋白的比值也相应变大。结论:口服环磷酰胺通过“降低机体免疫力和促细胞凋亡”作用,从而对兔耳早期增生性瘢痕有明显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