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胚珠特异表达转录因子VvNAC26的功能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ouwei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Vitis vinifera L.)作为最重要、最普遍的园艺作物之一,不仅用于鲜食、同时广泛应用于制汁、制干和酿酒等工艺,具有较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而葡萄中的无核品种因其食用方便、肉质紧实等独特优良的商品性状,逐渐成为世界各地鲜食葡萄生产和消费的主要趋势和育种方向。然而,葡萄无核性状相关基因较少,无核性状的形成机制和基因调控网络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完善,因此利用转基因技术和酵母双杂交技术,找出葡萄无核相关基因及其互作基因,可以为无核机理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创建新的无核葡萄种质资源具有重大意义。课题组前期通过对有核和无核葡萄胚珠发育不同时期的转录组和基因组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发现,VvNAC26在有核无核葡萄胚珠发育的不同时期表达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葡萄的胚珠发育过程。在此基础上,本试验进一步研究了VvNAC26基因在不同有核无核葡萄中的表达分析、基因序列分析、启动子活性、基因功能和互作基因等,初步验证了其基因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VvNAC26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利用q RT-PCR对VvNAC26基因在有核葡萄‘红地球’和无核葡萄‘无核白’葡萄根、茎、叶、花、须、果中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表明,VvNAC26基因在‘红地球’和‘无核白’葡萄中表达模式相似,均在果实中表达量最高,且在两个品种的叶片、花和果实三个器官中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对VvNAC26基因在四个有核葡萄‘红地球’、‘巨峰’、‘醉金香’、‘巨玫瑰’与四个无核葡萄‘无核白’、‘费雷无核’、‘碧香无核’、‘克瑞森无核’花后5个胚珠发育关键时期表达水平分析表明,VvNAC26基因在花后20d、27d、34d三个时期内四个无核品种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有核品种,在花后41d、49d时,VvNAC26基因在巨玫瑰和红地球中的表达量升高,但依旧低于在费雷无核、无核白、克瑞森无核中的表达量。2、VvNAC26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以有核葡萄‘巨峰’‘红地球’和无核葡萄‘费雷无核’、‘无核白’葡萄花后不同时期的胚珠c DNA混合液为模板,扩增得到长849bp的基因序列,分析发现VvNAC26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含有3个外显子与2个内含子,全长849 bp,编码282个氨基酸,属于NAP亚家族,序列比对发现有核无核不同葡萄品种中VvNAC26基因没有碱基序列差异,与大豆Gm NAC1基因和鹰嘴豆Car NAC3基因具有较高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66.43%和62.81%)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VvNAC26基因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3、启动子克隆与活性分析。参考‘黑比诺’VvNAC26基因启动子序列信息,设计引物,分别在有核葡萄‘红地球’和无核葡萄‘无核白’中克隆得到了长1500 bp的启动子序列,序列分析发现在‘红地球’和‘无核白’的启动子序列中存在四个单碱基差异,但启动子元件数量与种类相同,且包含多个与植物激素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启动子活性分析发现相同序列长度下启动子活性并无差异,但启动子活性随长度变化而变化,表明不同长度的启动子片段中可能包含潜在的具有正负调控启动子活性变化功能的顺式作用元件。4、VvNAC26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遗传转化。构建VvNAC26过表达载体,转化番茄发现转基因株系番茄果实体积变小,颜色更深,叶片颜色较暗,组织学切片观察发现,转基因果实果皮细胞小,种子子叶细胞排列更紧密,细胞狭窄,果实和种子细胞数量也变小。基因定量分析发现,转基因株系中与VvNAC26序列高度相似的番茄基因Sl NAP1、Sl NAC2和负调控CDK活性控制细胞大小的Sl WEE1基因表达水平并未发生变化,但乙烯和ABA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升高。5、互作蛋白筛选。自激活验证试验发现VvNAC26基因不具有自激活活性且对酵母Y2H菌株生长无毒性作用;酵母双杂交试验找到了5个候选互作蛋白,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进一步验证了VvNAC26和VvMADS9之间存在互作关系。
其他文献
黄土高原是世界公认的苹果优势产区,但该地区水资源短缺且主栽品种是抗旱性较差的‘富士’苹果,因此选育抗旱性优良的新品种对该地区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离子辐射作为一种育种手段,近年来在植物育种中被广泛应用,但未见重离子辐射应用于苹果抗旱性改良的相关报道。‘秦脆’(QC)是苹果新品种的优秀代表,本研究通过对重碳离子辐射的176个QC苹果辐射株系(FQC)进行短期干旱处理,完成了抗旱突变体的
葡萄种子的败育和果皮的着色等一系列过程与泛素化降解有关,为了探究葡萄E2在其过程中发挥的功能,本试验鉴定了葡萄E2家族基因;以‘黑比诺’、‘无核白’、‘杨格尔’不同发育时期的种子和‘黑比诺’、‘无核白’不同发育时期的果皮为材料,分析了E2基因在葡萄种子和果皮中的表达规律;分别以‘黑比诺’葡萄的根、茎、叶、花、花蕾、卷须和种子为材料,利用半定量PCR技术研究了E2家族基因在葡萄不同组织的特异表达情况
寒冷干旱是限制葡萄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我国的东北、华北与西北地区。近几年,我国的西北地区宁夏已经发展成我国主要的酿酒葡萄产区,如何选择抗寒葡萄栽培,降低抗寒埋土防寒的成本,采用露地栽培或者轻微埋土防寒,是宁夏葡萄产区与我国其他相似产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以复叶葡萄的5个株系与河岸葡萄、北冰红、赤霞珠、左优红、北醇、红地球等6个葡萄种或品种的一年生枝条为材料,以4℃为对照,测定在-8℃、-1
[db:内容简介]
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物美价廉,保质期长,深受人们喜爱。我国苹果种植范围广泛,产量和销量均居世界首位。然而,苹果树腐烂病(Apple Valsa Canker)严重影响苹果产量和品质,极大阻碍苹果种植产业的稳步发展。VQ蛋白(Valine-glutamine motif containing proteins)是一类植物转录调控辅助因子,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以及防御反
大白菜(Brassica rapa ssp.pekinensis)是十字花科植物中一种重要的蔬菜,因其产量高和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大众喜爱,在我国大部分地方都有种植。在培育抗病优质高产品种的过程中发现大白菜有些材料的种子成熟前会出现提前萌发的现象,影响种子的品质,降低经济效应,因此明确大白菜种子胎萌性状的调控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胎萌材料8407和不胎萌材料72M为亲本构建F2代群体,利用BSA
[db:内容简介]
[db:内容简介]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就开始了对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为提高育种效率,进行杂种优势早期预测的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结果对23份春甘蓝自交系和29份秋甘蓝自交系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从中挑选15份代表性材料作为亲本,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法Ⅱ组配105个杂交组合(F1),分析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同时
中国是世界上苹果(Malus×domestica)生产第一大国,但低温等一系列环境胁迫严重制约着苹果产业发展。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苹果低温调控基因,可为苹果抗寒种质创制提供理论基础。前期研究显示,非典型R2R3类MYB转录因子MdMYB88和MdMYB124可促进苹果耐寒。本研究从MdMYB88和MdMYB124的Ch IP-seq数据库中筛选到一个靶基因MdTIC(TIME FOR COF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