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微锻造调控45钢激光淬火层表面性能的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ese4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光表面淬火技术是高能密度表面强化技术中的一种主要手段。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它具有传统表面强化技术或其它高能密度表面强化技术不能或不易达到的特点,这使得激光表面强化技术在表面强化的领域内占据了一定的席位。在航空、航天、机械、能源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特别是对于要求耐磨性能高、热变形小的零部件效果尤为显著。利用高频微锻造技术处理45钢激光淬火层表面,进一步改善45钢表面的机械性能。本文使用的高频微锻造机构为超声频式的锻造机构,是利用锻造头高频次锻击金属表面使金属表层产生较大的压缩塑性变形;超声频的冲击能量引入的高密度的应变能,使材料表层产生有益的压应力。高能量、高频次冲击下金属表面温度在极短的时间内升高又迅速冷却,使作用区表层金属组织发生变化,冲击部位晶粒得到细化,表层硬度、耐磨损性能提高。通过对45钢进行激光淬火实验,得出一组合适的45钢激光淬火工艺参数,然后进行高频微锻造处理。利用SEM、金相显微镜观察微锻造前后的组织变化情况,利用显微硬度计、环块磨损试验机测试高频微锻造前后45钢的机械特性。分析了高频微锻造引起45钢激光淬火层表面组织、机械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了刀具刃口经高频微锻造处理后机械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其产生变化的原因。具体结果如下:1、45钢激光淬火层表面经超声频微锻造处理后表面硬度的变化明显,微锻造处理前45钢表面显微硬度855.7HV0.2,微锻造后表面显微硬度953.2HV0.2,微锻造处理后显微硬度提高了11.4%。微锻造处理对45钢表层的硬度影响深度约0.15mm,随着离表面越来越远,微锻造的影响越来越小。2、45钢激光淬火层表面微锻造前后SEM照片变化明显,微锻造处理后45钢淬火区表面发生了严重的塑性变形,晶粒被锻碎,晶粒尺寸变小,晶粒得到了细化。3、45钢激光淬火层微锻造前后磨损性能变化明显,微锻造后的磨损体积减少了约17.8%。磨损质量减少了14.6%。可以认为45钢经过微锻造处理耐磨性能提高非常明显。微锻造后试样表面磨损痕迹不很明显,磨痕间的距离细小,表面没有出现明显的沟痕,磨痕明显比微锻造前细。4、通过对刀具刃口表面进行微锻造处理,处理后的表面显微硬度提高了23.4%。表面的金相结构变化明显,原有的片状结构特性形状消失,组织变得更加细密。
其他文献
在油气田生产过程中,采用酸化措施可以提高油气层的渗透率,起到解堵和增产的作用,因此酸化在油气田生产过程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油田井场采取酸化措施施工时,不同
中国古代灾异理论成立于时令反常基础之上,但占据正史《五行志》极大篇幅的违时灾异,至今未见学界专门探讨。通过梳理早期时令文献,特别是汉唐间正史《五行志》所载违时灾异,
艺术作品中的两个主要因素——内容和形式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在艺术鉴赏过程中,欣赏者往往会注意到艺术整体的深层意蕴,以及受形式制约的内容所显现的意境和由
通过对清平文家沟"8.13"特大山洪泥石流形成原因的分析,说明其发生泥石流的必然性和对绵远河清平段的巨大危害性。提出河道的排险治理措施,并开展河道排险施工,减少泥石流继
<正> 随着生产的专业化,气制动阀类、空气压缩机及制动器等部件通常由各专业厂生产。在我厂现行的生产体系里,为获得最佳整车制动性能,协调这些专业厂的产品设计的制动系统设
<正>2019年3月7日,中国建筑学会组织召开云南省怒江州农房建筑设计帮扶座谈会,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赵琦主持会议,怒江州陈少鹏副州长一行和业界10余位专家出席会议。陈少鹏
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的大停电事故,引起能源、交通、通信和金融等多个重要领域的连锁反应,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电网脆弱性评估是电网安全性评估的扩展,从全局脆
新型轻质20~70wt%Si-Al合金已被证明是一种综合性能基本满足先进电子封装要求的材料体系。最重要的是,该系列材料具有较低的可控热膨胀系数、轻质、易加工等性能特点,可以通过成
镁合金是目前在工程应用中密度最低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高比强、高比模、高阻尼以及优异的铸造、切削加工性能和易回收等优点,在汽车、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