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5W合金长带工艺研究及EBSD对La<,2>Zr<,2>O<,7>/Ni5W取向关系的表征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j5310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YBa2Cu3O7-x(YBCO)高温涂层超导材料在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做为外延生长YBCO的韧性Ni-5at.%W(NiSW)合金基带,因在保证高织构度的前提下,具有很好的机械性能和较低磁性,成为了基带规模化生产的首选。国际上已有一些公司和科研单位能够生产该种基带,国内也有单位先后开展了Ni5W合金基带短样的研究工作,但对Ni5W合金长带的制备工艺研究尚不够成熟,且目前报道中关于Ni5W基带上外延过渡层薄膜的取向关系研究中,除了XRD的宏观表征外缺少微观取向的表征研究,这为测定基带和外延膜层微取向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系统开展了涂层导体用Ni5W合金长带制备工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对制备的Ni5W合金长带的微观组织和织构均匀性进行了表征。其次采用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同步表征了在制备的Ni5W合金基带上外延La2Zr2O7薄膜的织构以及与基板材料的微取向关系。论文获得了以下创新性研究成果。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技术在1650℃精炼下制备出了Ni5W合金铸锭,经高温锻造、热轧得到了元素分布均匀,晶粒尺寸为30~40μm的Ni5W合金初始坯锭,后经冷轧获得了长度达50米的Ni5W合金基带;研究了不同轧制加工率,不同的轧制方式、轧制速度、轧制中润滑等轧制过程工艺参数对基带轧制织构和再结晶织构的影响,发现采用轧速5.0m/min的往复无润滑轧制工艺,在总变形量大于95%,道次变形量为~3%时,可在制得的基带中获得较为理想的冷轧织构。实验对长带轧制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加工技术,如铸锭开坯,牵引轧制等技术细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总结。   对Ni5W合金长带的退火方式,如静态退火(长带绕制退火),动态退火(连续退火炉退火)过程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和设计计算,并确定了合适的退火方式。为了在保证织构的前提下降低基带的晶界深度,对Ni5W合金基带的再结晶退火温度和时间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Ni5W合金基带的再结晶立方织构含量不断增加,当采用1200℃×0.5h退火时,晶粒异常长大,退火晶界加深,最终当在1100℃,保温0.5h退火时,Ni5W合金基带的立方织构含量可保持在99%(≤10°)以上,同时退火晶界最浅。对其中20米长带的均匀性研究表明,厚度为~63μm的基带沿长度方向上立方织构分布非常均匀,其含量均达~99%(≤10°)。以上研究提出的Ni5W合金长带制备工艺,为Ni5W合金长带的进一步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本文首次通过EBSD技术对Ni5W合金基带上外延La2Zr2O7过渡层的取向关系进行了“同步”表征,证实了EBSD技术是一种用于外延薄膜测试的更有潜力的测试手段,尤其是在韧性基底上外延脆性的氧化物纳米点和薄膜。研究结果表明降低EBSD测试中的加速电压范围到5kV~15kV时,可同时获得Ni5W合金基底和外延生长的La2Zr2O7薄膜的晶体学取向数据,使基底及外延层La2Zr2O7的取向特征同时在一幅极图中得到反应。对其菊池花样的独立标定计算发现在强立方织构Ni5W基底上生长的纳米La2Zr2O7外延层的取向呈旋转立方织构取向,与Ni5W基底的面内取向差为45°,外延生长方向为(c-轴)<001>LZO//<001>Ni5W。进一步对比分析了采集的菊池带质量(IQ),置信度(CI),匹配度(Fit)等数据,做出了相关晶格匹配度和微取向的评估。   综上,研究开发Ni5W合金长带的制备工艺对推进涂层导体的产业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首先探索了Ni5W合金铸锭的真空感应熔炼和热轧工艺,获得了元素分布均匀,晶粒尺寸较小的Ni5W合金初始坯锭。其次,对Ni5W合金长带制备过程中的冷轧轧制方式,轧制速度,轧制中润滑以及后续再结晶退火工艺和长带退火方式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出了稳定的长带制备工艺,为Ni5W合金长带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最后值得指出的是本文还首次借助EBSD技术对制备的Ni5W基带和在其上外延的La2Zr2O7过渡层的织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微取向关系进行了同步表征,挖掘出了EBSD技术不同于常规XRD在外延取向测试中的独特应用。
其他文献
本实验中所用的纳米石墨微片的直径在5~20μm的区间内,厚度在30~80nm左右,径厚比较大,这个特点使得纳米石墨微片与传统的普通石墨相比,更加有利于在聚合物基体中形成导电网络,
1. 用米糠.麦麸或玉米任一种生产的植酸钙,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市场畅销不衰,我单位发明的“B-A复析法”先进工艺,已获国家专利受理号:201110213416.8,比传统工艺提高出品率36%,每人日加工植酸钙50公斤,年利润10万元以上,该技术面授1800元.函授1200元(赠送生产器具和植酸技术),签订产品长期包销合同,向我单位交售1吨植酸钙,技术费按合同全额退回,提供各地收购单位
常规钛合金在一定的气压、温度和工作条件下会发生氧化和燃烧,而且蔓延速度很快,俗称之为“钛火”。钛合金的可燃性限制了其在某些服役条件下的应用。阻燃钛合金的研究与应用
学位
新型铝锂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及抗损伤容限,在航空航天及海洋军备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对铝锂合金的摩擦学行为研究鲜有报道,而铝锂合金构件在使用过程中不以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船舶螺旋桨在服役过程中由于力学和电化学因素联合作用导致部件失效,严重影响了高速船舶的使用寿命。船用螺旋桨常用材料主要有钛合金、铸钢及铜合金等,其中,铜合金由于具有较高
透明导电氧化薄膜(TCO)是一种重要的光电材料,它具有高导电性且在可见光区具有光学透明性,在光电产业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众多TCO材料中, Sn:In_2O_3 (ITO)薄膜的应用领域最广、工业产量最大,而Nb:TiO_2 (NTO)薄膜则是一种近年来新发现的TCO薄膜。但是,之前对于ITO和NTO薄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备工艺对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上,缺乏对薄膜基础物性的分析。因此,我们采用了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重金属及其纳米颗粒在工业、医疗等行业中的大量使用,不可避免的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目前,常采用生物工艺处理重金属废水及含有纳米颗粒的生活污水。污泥作为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沉降性能、脱水性能、生物絮凝以及表面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受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的影响。目前,人们主要研究污泥EPS整体对于重金属离子及纳米颗粒的吸附特性,没有对污泥EPS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