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苯酚是一种典型的生物难降解类有毒物质,广泛存在于炼油、印染、医药、炼焦、农药等各类工业废水中。电催化氧化技术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废水处理技术之一,其反应条件温和,一般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且不需添加氧化剂,没有或很少产生环境污染。本文采用套管式微通道反应器,对不同操作模式下苯酚的氧化降解情况进行考察。该套管式微通道反应器由内管和外管组成,二者尺寸相差极小形成微通道。在内管的外表面上采用高温热氧化法涂覆锡锑氧化物涂层,用作电催化氧化反应阳极。对自制Ti/SnO2-Sb2O5电极的形貌特征和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电极表面较为紧密存在凹凸结构,有利于增加电极的比表面积和提高电催化活性。同时可以得到SnO2和Sb2O5各晶面的特征峰,锡锑涂层与钛基体表面结合紧密有固溶体形成,通过循环伏安曲线和线性伏安曲线对电极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得到电极的析氧电位为2.4 V,析氧电位较高,可有效抑制副反应发生,进一步提高电流效率。在循环模式下对套管式微通道反应器中苯酚的降解反应进行分析,并与平行板式微反应器中的降解结果对比,套管式微反应器可提供更大的有效反应面积,反应速率更快降解效果更好。实验探讨了体积流率和电流密度在苯酚降解过程中的影响,确定了体系最佳循环体积流率为1.5 ml·min-1。对苯酚第一步降解反应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该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在连续模式下对套管式微反应中苯酚电催化氧化进行研究,考察了体积流率、苯酚初始浓度、电流密度、电极间距、电解质浓度、溶液初始pH值等因素对苯酚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计算了该反应过程的电流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苯酚去除率随体积流率、电极间距和苯酚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确定了最佳电解质浓度0.125 mol·L-1,最佳溶液初始pH值为7。当苯酚初始浓度为60 mg·L-1,电流密度为20 mA·cm-2,体积流率Q=0.8ml·min-1时,苯酚去除率可达99%以上,COD去除率近90%。连续操作模式下的套管式微反应器可看作是一个平推流反应器,返混程度小,降解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