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式微反应器中苯酚电催化氧化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ail_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苯酚是一种典型的生物难降解类有毒物质,广泛存在于炼油、印染、医药、炼焦、农药等各类工业废水中。电催化氧化技术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废水处理技术之一,其反应条件温和,一般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且不需添加氧化剂,没有或很少产生环境污染。本文采用套管式微通道反应器,对不同操作模式下苯酚的氧化降解情况进行考察。该套管式微通道反应器由内管和外管组成,二者尺寸相差极小形成微通道。在内管的外表面上采用高温热氧化法涂覆锡锑氧化物涂层,用作电催化氧化反应阳极。对自制Ti/SnO2-Sb2O5电极的形貌特征和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电极表面较为紧密存在凹凸结构,有利于增加电极的比表面积和提高电催化活性。同时可以得到SnO2和Sb2O5各晶面的特征峰,锡锑涂层与钛基体表面结合紧密有固溶体形成,通过循环伏安曲线和线性伏安曲线对电极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得到电极的析氧电位为2.4 V,析氧电位较高,可有效抑制副反应发生,进一步提高电流效率。在循环模式下对套管式微通道反应器中苯酚的降解反应进行分析,并与平行板式微反应器中的降解结果对比,套管式微反应器可提供更大的有效反应面积,反应速率更快降解效果更好。实验探讨了体积流率和电流密度在苯酚降解过程中的影响,确定了体系最佳循环体积流率为1.5 ml·min-1。对苯酚第一步降解反应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该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在连续模式下对套管式微反应中苯酚电催化氧化进行研究,考察了体积流率、苯酚初始浓度、电流密度、电极间距、电解质浓度、溶液初始pH值等因素对苯酚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计算了该反应过程的电流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苯酚去除率随体积流率、电极间距和苯酚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确定了最佳电解质浓度0.125 mol·L-1,最佳溶液初始pH值为7。当苯酚初始浓度为60 mg·L-1,电流密度为20 mA·cm-2,体积流率Q=0.8ml·min-1时,苯酚去除率可达99%以上,COD去除率近90%。连续操作模式下的套管式微反应器可看作是一个平推流反应器,返混程度小,降解效果佳。
其他文献
重金属钒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当下环境以及生物系的健康发展,未经达标处理而排放的含钒废水,会对水体、土壤、植被乃至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此外,我国的铬盐生产约
目的:探讨分析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在十二指肠球部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9年12月收治的62例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两组
以稻草为原料,用氯磺酸对其改性制备重金属离子吸附剂。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条件对改性稻草增重率的影响,得到以稻草制备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最佳工艺条件。用原子吸收光谱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和财务机器人出现并应用的背景下,高校财会类学生的培养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财务机器人背景下,文本谨对高校财会类学生实操培养目标不明确、职业能力培
文中分析了CTD电导率实验室校准不确定度来源项,按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以实例形式分析评定了CTD电导率实验室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
钙拮抗剂药理学和临床应用关永源,刘侃,徐叔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药理教研组,广州510089)Ca2+作为胞内第二信使参与细胞的反应。当细胞受刺激时,主要表现为胞浆内游离ca2+浓度的升高。胞内ca2+释放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