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喉咽癌、晚期喉癌不同治疗方案临床分析
背景与目的:喉咽癌、晚期喉癌是头颈科常见的两种恶性肿瘤,Ⅰ~Ⅱ期喉鳞癌经手术或放疗后一般有较好的疗效,但喉咽癌、Ⅲ~Ⅳ期喉鳞癌的疗效和预后尚不能令人满意,治疗方法也颇多争议,本研究着重探讨两种鳞癌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各组生存率、喉功能保留率、未控复发及转移情况,探索更合理的处理方法。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00年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初治的97例喉咽鳞癌和202例Ⅲ~Ⅳ期喉鳞癌病例,按治疗模式分组,采用SPSS10.0软件Kaplan-Meier法计算喉咽鳞癌各组患者生存率,组间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和Breslow检验,采用SPSS10.0软件寿命表法计算喉鳞癌各组患者生存率,组间生存曲线比较采用Wilcoxon(Gehan)法,各组未控复发情况比较采用Pearsonχ2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检验,观察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97例喉咽鳞癌的总的3年累计生存率46.43%,5年累计生存率31.88%,中位生存时间是28个月。单纯放疗组、新辅助化疗+放疗组、单纯手术组、手术+术后放疗组5年生存率分别是18.33%、23.53%、36.36%和53.65%,5年复发率分别是70.00%、52.94%、36.36%和27.27%。接受原发灶手术共41例,喉功能部分或全部保留的手术患者与全喉切除术不保留喉功能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是57.14%、39.16%,P=0.3574,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5年局部复发率分别是21.05%、13.64%,P=0.414,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Ⅲ~Ⅳ期喉鳞癌的5年累计生存率42.125%,10年累计生存率33.20%,中位生存时间48.5个月;其中声门型喉鳞癌的5年累计生存率61.07%,声门上型喉鳞癌的5年累计生存率26.07%;喉鳞癌单纯手术组、手术+放疗组、放疗组和化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是53.41%、51.04%、18.33%和7.14%;对比喉鳞癌单纯手术组和手术+放疗组的5年累计生存率,无论是Ⅲ期还是Ⅳ期,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原发灶手术治疗167例喉鳞癌中,喉部分切除术31例,5年生存率56.15%,无复发;喉全切除术116例,5年生存率52.08%,复发11例。
结论:喉咽鳞癌以梨状窝癌最为多见,大多数确诊时已是晚期,预后较差。喉咽鳞癌患者接受单纯放疗或新辅助化疗+放疗生存率较低,单纯手术治疗也不能明显提高生存率,手术+放疗的治疗模式可使患者生存率有明显提高,部分喉咽鳞癌肿瘤局限,可考虑行保留部分甚至全部喉功能的手术方式,并不增加复发的风险。Ⅲ~Ⅳ期喉鳞癌治疗以手术为主,全喉切除术仍是Ⅲ~Ⅳ期喉鳞癌治疗的主要手段,选择部分喉鳞癌病例可行部分喉切除术,不会增加原发灶复发的几率,也不会降低5年生存率。如术后可疑肿瘤残留或切缘阳性等则有术后放疗的必要,而其他病例术后一般不必放疗。
第二部分.喉咽鳞癌患者血清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背景与目的:喉咽癌是头颈恶性肿瘤中恶性程度较高的一种,相关症状隐匿,不易引起患者甚至非专科医生的注意,肿瘤发展较快,确诊时多已晚期,常侵犯喉、食管等邻近重要器官结构。早期诊断对喉咽鳞癌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鳞癌分化程度、原发灶的部位范围及淋巴结与远处转移与否等也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尽管近年来无论是外科技术还是放疗、化疗等非手术措施均取得较大进展,但喉咽癌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复发率高、生存率低、预后差。目前,喉咽鳞癌患者尤其晚期患者的治疗多主张需要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等在内的综合治疗。但目前尚无一种满意的筛查和早期诊断方法,具体治疗模式也颇多争议,因此探索和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的早期诊断技术已成为临床医学上的迫切需要,寻找放疗化疗等疗效预测的敏感指标,进而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也是目前肿瘤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利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enhancedlaserdesorption/inionation-timeofflight-massspectra,SELDI-TOFMS)技术从蛋白质组学的角度探讨喉咽鳞癌的血清蛋白质组指纹图谱,筛选喉咽鳞癌的潜在的标志蛋白,初步建立喉咽鳞癌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决策分类树诊断模型。通过颈淋巴结转移状态、病理分化程度等的对比探索潜在的预测预后的血清蛋白标记物指标。通过喉咽鳞癌患者对放疗、化疗敏感性不同的比较,寻找可能预测喉咽鳞癌患者放疗、化疗敏感性的血清蛋白标记物,初步建立预测喉咽鳞癌放疗化疗敏感性决策分类树分析模型图。
材料与方法:以58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2.6-2005.6住院初次治疗的喉咽鳞癌患者和41例年龄与性别匹配的同期正常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喉咽鳞癌均为原发癌,检查前未行手术或放化疗,其中男57例,女2例,年龄34~82岁,中位年龄59岁,正常对照41例均为男性,年龄40~83岁,中位年龄62岁。采用美国CiphergenBiosystems公司CM10芯片(阳离子芯片),和PBSⅡ-C型蛋白质芯片阅读机对实验对象的血清进行检测并读取数据,获得的喉咽鳞癌和正常对照者的血清蛋白指纹谱图结果采用BiomarkerWizard软件比较分析,将数据导入BiomarkerPattern软件初步建立能将两组正确划分的分类树诊断模型。应用BiomarkerWizard软件对喉咽鳞癌的病理分化程度、颈淋巴结转移状态、化疗敏感性、放疗敏感性不同情况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寻找潜在的相关差异蛋白,初步建立预测喉咽鳞癌放疗敏感性决策分类树模型。
结果:
1、喉咽鳞癌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质荷比1000-70,000范围内有9个蛋白质峰的相对含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喉咽鳞癌患者血清中有3个蛋白标志分子表达上调,m/z分别为:9194.06,11681.15和51370.19;6个蛋白标志分子表达下调,m/z分别为:8815.96,13767.56,13884.95,14057.50,15879.20和17377.60。
2、BiomarkerPattern软件选取7个差异性蛋白质(m/z分别为:9194.06,15879.1,51370.1,6624.57,8929.80,1013.77和11681.1)建立喉咽鳞癌的决策分类树诊断模型。该模型可将用于建立分类树模型的89.66%(52/58)的喉咽鳞癌患者和92.70%(38/41)的正常对照正确划分,总的诊断符合率为90.10%(90/99),Kappa值为0.9091。
3、将58例喉咽鳞癌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按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喉咽鳞癌分化较差组和分化较好组有1个血清差异蛋白的表达强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性表达蛋白在喉咽鳞癌分化较差组高表达(P=0.0320),m/z为5341.86,但从现实的峰的情况看,区分度并不理想;喉咽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组和无颈淋巴结转移组血清各差异蛋白峰的表达强度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咽鳞癌化疗敏感组和化疗不敏感组各血清差异蛋白峰的表达强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咽鳞癌放疗敏感组和放疗不敏感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比较,P≤0.05时有5个差异性表达蛋白峰,m/z分别为6115.75,3884.22,5341.79,5952.75和1367.94,均在放疗敏感组高表达。
4、BiomarkerPattern软件选取2个差异性蛋白峰(m/z分别为:6115.74和39395.0)建立喉咽鳞癌放疗敏感性分类树预测模型,在学习模式下,13例放疗全消患者均被准确预测为放疗敏感患者,灵敏度100%(13/13),12例放疗未控患者有10被准确预测为放疗不敏感患者,特异度83.33%(10/12),在25例接受放疗的喉咽鳞癌患者中有23例被树状分析模式正确预测,总预测符合率为88.00%(23/25),Kappa值为0.9037。
结论:喉咽鳞癌和正常对照相比血清中存在特异性的差异表达蛋白,m/z为9194.06,11681.15和51370.19的蛋白在喉咽鳞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8815.96蛋白在喉咽鳞癌患者血清中低表达(P≤0.01)。喉咽鳞癌放疗敏感组患者血清中m/z为6115.75的蛋白较放疗不敏感组高表达(p=0.0019)。本研究中的有关差异蛋白可能成为喉咽鳞癌筛查诊断和治疗决策的候选生物标记物。初步建立的以SELDI-TOFMS技术为基础的分类树诊断模型是一种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喉咽鳞癌筛查诊断方法,有望成为临床上从高危人群中快速方便筛查喉咽鳞癌患者的诊断平台。初步建立的喉咽鳞癌放疗敏感性预测模型可望预测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