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荷载作用下建筑结构动力响应研究

来源 :河北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liqihu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涌现,并且正朝着大长化和轻柔化的趋势发展,而在结构设计中被我们忽视的风荷载作用给高层建筑带来的问题变得尤为突出,甚至有时风荷载在复杂的荷载效应组合中起决定性作用。风荷载具有的随机特征和动力特征决定了其引起的结构响应异常复杂,在结构设计中单纯的简化计算难以反映实际工程真正的受风状态。因此,为了满足建筑物安全性、适用性、舒适性的要求,深化抗风设计理念,开展对风荷载作用下建筑结构动力响应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模拟空间风场,结合工程实例,对剪力墙结构与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了风振响应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风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墙结构与框架核心筒结构简化模型的变形特点,结合工程实例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施加了动力风荷载进行分析。通过得到的位移响应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2)结合工程所在地基本风压统计数据,采用线性滤波法实现了对现实状态中脉动风场的模拟,获得了风荷载时程曲线。通过对时间、频率等参数的反复调整,使模拟结果达到了预期的精度要求。(3)基于平面尺寸、建筑立面、荷载工况等因素都相同的条件,对结构选型为剪力墙结构的建筑与选型为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建筑作了风振动力响应时域分析。从位移变化、速度变化、内力变化等方面综合分析认为框架-核心筒结构选型的建筑在动力风荷载作用下更稳定。(4)基于原框架-核心筒建筑模型,分别调整了框架与核心筒的抗侧刚度,进行了风振响应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此类结构中,框架部分刚度的增加会对控制侧移有更大的作用,但过分强调增加刚度会引起风振加速度与构件应力的增大,会降低舒适度,也增大了结构破坏的风险。(5)基于原剪力墙建筑模型,调整了剪力墙布置位置,进行了风振响应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此类结构中剪力墙边缘布置会提升结构的整体刚度,对控制侧移有利,但不利于控制风振加速度和底部应力。
其他文献
纤维聚合增强筋(FRP筋)具有抗拉强度高、耐腐蚀和屏蔽电磁等优点,用于混凝土结构中取代钢筋可以有效的解决钢筋锈蚀问题,并且适用于军工等某些需要抗电磁干扰的特殊结构。由于FRP
目的探讨高年资护士主导的团队情景模拟训练模式对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提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该院临床一线注册护士共计125名,采用高年资护士主导的团队情景
本文设计了一种覆盖GPS、GLONASS、北斗、伽利略导航频段的圆极化微带贴片天线。该天线应用于当前四种卫星导航系统,不但提高了信号接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还克服了单一导航系
利科的哲学研究兴趣很广泛,他对现象学、语言哲学、精神分析学、政治哲学等都有研究。但是他最关注的还是哲学诠释学的理解与解释问题。为了解决诠释学的解释中的一些困难,利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患者的护理方法及要点。方法对2011年7月-2012年6月32例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并针对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发
在面向青年进行新闻传播时,必须在了解青年的基础上把握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质,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把关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青年开展适合青年特点、贴近青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