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不再局限于财务利润。近年来,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给利益相关者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对社会的长久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社会责任逐渐走向大众的视野,监管部门颁布相关条例以对其起到约束和监督的作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带来的经济后果也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十九大以来,我国强调应当增加直接融资比例,以维持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在去杠杆、降成本的政策背景下,企业的权益融资成本对其经营活动的持续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制度环境下,上市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能否带来权益资本成本的降低,进而获取融资优势,成为企业自身和监管层较为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将研究重点集中于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上,探究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及程度。考虑到我国当前的市场化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的现状,本文从市场化进程角度对社会责任表现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实证检验企业社会责任是否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股权融资成本,以期达成战略目标。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以2010至2018年沪深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结合市场化进程,研究社会责任表现对权益资本成本的作用效果。本文研究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对权益资本成本具有负向影响,即社会责任表现越好,权益资本成本越低。(2)市场化进程对社会责任表现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即在市场化进程较高的样本中社会责任表现对权益资本成本的负向影响更显著。本文通过理论分析阐述了社会责任表现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结合实证数据进一步验证了研究假设,并对市场化进程的调节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分别从企业、消费者和监管层三方视角给予了相关的建议,为社会责任有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及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改善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