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行动与效果的彰显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l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中后期,近代西方哲学的发展陷入困境。杜威对传统哲学展开批判,指出哲学陷入困境的原因在于传统哲学对确定性的不懈追求。要走出困境,哲学必须重视长期被忽视的行动,重视理论与行动实践的结合,为人类生活行为提供理智指导。由此杜威确立其哲学立场,就是经验的自然主义和工具主义。这一哲学立场直接影响到杜威价值论的建构,使其价值论呈现出彰显经验、行动、效果的特点。 杜威的价值论有三个重要的理论支点,一是自然主义径路,二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三是事实与价值的关系,因此本文的研究采用了三条主线:自然主义价值论、超经验的价值论、情感主义价值论,把杜威价值论放在这三个链条中考察,了解杜威在自然主义价值论径路中如何继往开来,又是如何站在自然主义价值论战线来反对追求绝对价值的超经验的价值论,批驳情感主义,并进一步阐发其自然主义价值论主张。这也是杜威价值论意义的全面展现。 经验的自然主义立场使杜威研究价值论时采用了自然主义价值论径路。这种研究径路认为价值来源于自然、经验的事实,并认为把握价值的方法就是经验的方法。杜威一方面深受以往自然主义价值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对它们作了修正和发展。 作为自然主义价值论者,杜威对超经验的价值论持批评态度,批评的焦点在于“自在价值”。杜威认为,“自在价值”说割裂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它不仅太远离实际、太一般化,也是独断的。因此杜威重新阐释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种能够理智地指导行动的价值理论。他引入了科学领域的探究法和实验法来构建价值论,这样的价值理论是对经验、行动和效果的彰显。 以艾耶尔为代表的情感主义虽然承认价值判断与经验的关联,但是否定了价值理论的科学性,质疑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并认为事实与价值之间是断裂的。从而引起了杜威与艾耶尔之间的事实与价值之争。杜威有力地反驳了艾耶尔的情感主义观点,指出事实与价值之间是统一的。杜威的据理力争使自然主义价值论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情感主义广为流行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也促使斯蒂文森、黑尔对情感主义作了修正。 对自然主义价值论的发展和维护,杜威的贡献是突出的,其思想对我们今天的价值论研究仍有不少启示意义,但也有其局限性。本文指出,只有在实践的唯物史观基础上探讨价值问题,才能使价值论研究觅得恰当的研究起点,也才能使价值论研究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其他文献
一、增强风险管理的紧迫感,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各行社必须充分认识当前行社信贷资产质量低下、风险加大的严峻性,增强转化和抢救不良贷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各行社要充分认识风
伴随着新课改的迅速推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也发生了改变。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一、分组学习,增加学习兴趣  在高中語文课堂教学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进行互动的一个方式,不仅能有效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而且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让学生主动
在大学治理主体走向多元化并有明确制度安排的背景下,以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二分法为对象的、从治理主体出发来理论预设与推理演绎治理成效的应然研究意义不大。解析大学治理
认识活动的承担者是现实中的个人,这是就人的实际存在而言的。但是,我们却不能由此推出现实中的个人是认识论中的认识主体。因为,认识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认识主体是作为认识
重视学生“主体性”是我国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所谓“主体”,总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正是由于有了主客体关系,“主体性”才能够表现出来。从马克思哲学价值论意义说,人通过积
目的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成分献血场所和工作流程进行再造,以保障献血者及采血工作人员安全。方法 从献血场所、献血流程、消毒清洁及安全防护等多方面入手,建立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