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欧班列是点对点的直达开行模式,大部分的班列开行节点因货源不足,不能尽快组织货源,导致班列无法形成常态化运营,并且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各个节点开往同一目的地的中欧班列路线重复,满载率不高造成铁路运力浪费,运输成本过高,许多节点运营普遍亏损,依靠各地政府的财政补贴维持运营。中欧班列中转枢纽开行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班列的装载率及减少路线的重复,降低班列的运输成本,保障班列在补贴取消后的可持续以及市场化的运营。本文以中欧班列为研究对象,首先从中欧班列的开行情况、运营机制等方面对中欧班列的运营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中欧班列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概况,比较了直达运输模式与中转运输模式的运作流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中转集货模式下的中欧班列中转枢纽选址优化问题。其次构建了中欧班列物流网络节点重要度评价模型,对物流网络中的节点进行评价分析,依据评价分析结果选取备选中转枢纽节点。最后将鲁棒优化的思想运用到中欧班列中转枢纽选址当中,以物流系统总成本最小作为优化目标,构建需求不确定下的中欧班列中转枢纽选址鲁棒优化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从算例分析结果来看,天津、郑州、成都、武汉、苏州五个城市被选为中欧班列物流网络的中转枢纽节点,选定的五个枢纽节点分布合理,形成覆盖中欧班列国内区域的轴辐式物流网络。本文的研究成果在推动中欧班列节点物流网络合理布局规划、降低中欧班列物流网络运输成本以及促进中欧班列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