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层气有利区块评价与优选是煤层气勘探开发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其研究结果直接决定着煤层气开发的成败,焦作煤田煤层气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煤层气开发前景。本论文在现有煤层气生成、储集、运移和产出机理的基础上,以矿区级煤层气有利区块评价为出发点,运用区域构造演化理论和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研究太行山隆起带、太行山山前断裂带、焦作矿区构造逐级控制及构造演化。在太平洋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拼合作用下,太行山隆起、山前断裂,对焦作矿区构造起控制作用;焦作煤田主要受太行山山前断裂带的控制,从而发育由边界正断层控制的阶梯、地垒、地堑断块构造。在系统收集、整理、分析矿区资料的基础上,对二1煤储层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煤层气赋存既具有煤层吸附性能好、含气量高、埋深适中等优点,也有渗透率较低且地域差异较大,含气饱和度低地区差异显著等不利因素;针对影响煤层气产出的主要储层参数(渗透率)地域差异大的特点,对其控制因素构造煤的发育及分布规律,通过现场观测结合测井曲线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构造煤主要位于煤层顶、底板,厚度一般0.5~1.0m;根据统计的大量的煤层气含量数据,结合矿区地质演化史,分析二1煤含气性并建立了与埋深之间的相关模型,二者关系接近自然对数曲线;考虑有效埋深对矿区煤层气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绘制了矿区二1煤煤层气含量分布图;以矿井瓦斯地质图为基础,运用瓦斯地质图法对各区块(井田)进行矿井煤层气(瓦斯)地质资源量评价,进而结合理论采收率计算各区块(井田)的可采资源量,得出恩村井田可采资源量最高、可采资源丰度最大,具有较好的采收潜势。针对地面煤层气开发模式,研究煤层气开发有利区块评价的方法、参数及其标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焦作矿区煤层气资源特征及煤储层特征,建立焦作矿区煤层气开发有利区块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建立的指标体系,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理论,计算各个区块模糊评价系数,对煤层气可采性做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位村、恩村区块评价系数最大,为最有利区块;方庄、中马区块系数最小,有利性较差,对焦作矿区煤层气开发有利区块做出初步预测。本论文的研究对于促进焦作矿区煤层气开发选区工作水平的提高,减少投资风险,满足煤层气工业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