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再狭窄(RS)仍是制约这一技术应用的主要问题。血管壁的机械性损伤所致的增殖效应是造成PCI 再狭窄的主要原因,多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粘附分子等参与其病理生理过程。转录因子FKHRL-1(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in rhabdomyosarcoma-like 1,FoxO3a)作为Forkhead 转录因子家族的重要成员,主要通过转录调控信号传导途径在细胞的生长发育、细胞分化、代谢、凋亡和免疫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基因治疗是目前预防血管再狭窄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而选择合适的基因和载体是基因治疗再狭窄的关键之一。本实验旨在通过将目的基因FoxO3a 转染损伤后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观察其对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目的:
(1)构建大鼠急性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
(2)完成脂质体Lipofectmaine2000 介导的质粒HA-Foxo3a TM转染大鼠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
(3)观察转染前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情况。
方法:
体外培养急性球囊损伤后SD 大鼠颈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并用脂质体Lipofectmaine2000 介导质粒HA-Foxo3a TM 转染,应用免疫组化法鉴定细胞表型、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RT-PCR 和Westernblot 方法检测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
(1)成功建立大鼠急性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并培养出不同损伤时间点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且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能显著升高(P<0.01);
(2)颈动脉急性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磷酸化FoxO3a 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且细胞的增殖能力较正常血管平滑肌细胞显著增高(P<0.01);
(3)脂质体介导质粒HA-Foxo3a TM 基因转染至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后,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1)。
结论:
成功建立SD 大鼠急性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损伤后可见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强。球囊损伤后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发生FoxO3a 显著磷酸化,且该磷酸化过程发生迅速、持续时间短,磷酸化的高峰期出现在球囊损伤后12 小时以内。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与FoxO3a 的磷酸化可能存在着相关性,提示FoxO3a 的磷酸化可能在血管损伤后再狭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脂质体Lipofectmaine2000 可有效地介导质粒HA-Foxo3a TM 转染大鼠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质粒转染平滑肌细胞后可获得目的基因FoxO3a 的有效表达;FoxO3a 基因体外转染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