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系统健康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目标之一,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作为分析生态系统状态的一种新方法,已成为生态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矿区是指,以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为主,带动、支持该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经济社区。由于矿业自身的特点,矿区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着重大风险。以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和方法为依据,监测评价矿区生态环境,并在生态系统健康标准指导下,对矿区废弃地进行生态恢复与重建,既可以实现矿区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健康发展,又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研究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与方法,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以生态系统健康及其相关理论为依据,针对矿区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构建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指标体系评价法,结合GIS,对典型矿区--云南兰坪的2005~2009期间的生态系统健康的时空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并实现图面表达。研究结果如下: (1)在矿区生态系统健康内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生态系统健康指数HI=V*O*R(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为框架基础,从生态系统的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选取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指标包括人均GDP、地区生产总值、年降水量、人口密度、固体废物利用率、环保资金、职工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 (2)单项指标评价结果表明,2005~2009年期间,兰坪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的四个单项指标(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趋势不同。活力由2005年的0.1013,上升到2007年的最高值0.2276,上升幅度125%,在08、09年又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恢复力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从2005年的0.0959和0.125上升到2009年的0.2753和0.203,升幅分别达187%和78.4%。组织结构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从2005年的0.2353下降到2009年的0.2126,降幅达9.65%。 (3)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兰坪矿区2005年综合生态系统健康度(HI)是0.5583,处于不健康状态,活力较弱,结构不协调,恢复力和服务功能较差;到2009年HI达到0.8819,处于亚健康状态,其活力、结构、恢复力和服务功能一般。 (4)GIS空间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兰坪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大部分区域处于亚健康状态,且分部特点南北差异明显,其中,北部呈现不规则的零星分布状,南部呈现条带状,基于GIS完成了生态系统健康的图面表达。 讨论认为,影响兰坪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的因子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对其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对土地、植被和水资源的破坏以及采矿过程中产生的“三废”;GIS在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是可行的,其显著的优点是可以直观、明了、充分地分析和表达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的空间分布特点;矿区生态系统要健康发展,就要对矿区废弃地进行生态恢复、重建,而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又需要以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战略为指导,运用恢复生态学原理及各种技术手段,针对矿区废弃地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