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ETF价格发现功能和信息溢出的实证研究——基于CCF的检验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样本协相关函数(CCF),我们利用Cheung和Ng(1996)的S-统计量和Hong(2001)的Q(M)-统计量,首次对目前国内上市交易的5只ETF对其标的指数和相应市场综合指数的价格发现功能和信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1)上证50ETF、上证150ETF、上证红利ETF、深证100ETF分别在均值上Granger影响其标的指数;同时,上证50ETF、上证150ETF和上证红利ETF对上证综合指数,深证100ETF对深证成分指数也有显著的单向均值信息溢出;在反方向上,则不存在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这表明均值信息的溢出主要是由ETF向指数进行,从而说明国内ETF比标的指数具有更强的价格发现功能。2)对于上述的4只ETF,我们没有发现其与标的指数间存在显著的波动率溢出证据。对于中小板ETF,在均值信息溢出上,我们没有发现其与中小板价格指数或中小板综合指数间存在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但却存在显著的由中小板ETF向中小板价格指数和中小板综合指数的波动率溢出。总的来说,我们认为国内ETF的推出增加了市场的效率,但ETF的套利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此外,我们的研究还表明,相较于Cheung和Ng(1996)的S-统计量,Hong(2001)的Q(M)-统计量在对较长滞后期相关信息的捕捉上具有更好的性质。
其他文献
摘要: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时,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要有高水平的课件,这要求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理论指导下,在制作课件的技术性和艺术性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按照课件制作流程亲自动手制作完成;除此之外,还要把课件融合到教学中成为一个有机成分,继承传统教学中的良好教学风格,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體课件;传统教学;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