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语言学习者的自我认同。在现有的研究中,国外研究多是在二语环境下,且研究对象多为移民。国内学者主要研究东部及北部大城市的外语及综合类院校学生的自我认同,对新疆地区英语专业学习者自我认同的研究较为少见。因此作者探讨了新疆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自我认同总体情况和变化发展情况,它将有益于丰富相关研究,并对英语教学和学习带来启示。本研究根据高一虹(2011)对英语学习自我认同的分类把英语学习自我认同情况分为七个维度:正自信变化、负自信变、附加性变化、削减性变化、生产性变化、分裂性变化、零变化。以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以及新疆师范大学大一(2012级)230名英语专业本科生,以及大三(2010级)165名英语专业本科生,共计395名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跟踪调查了第一、第三学期的自我认同变化发展情况,用描述性的统计方法统计了学生自我认同的总体情况,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了不同背景的英语专业本科生自我认同情况的差异,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了学生自我认同变化发展情况。调查工具为一份高一虹(2011)问卷,同时进行了访谈作为补充。本研究采用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来自三所大学的大一、大三英语专业本科生在2012年和2013年自我认同发生了显著的正自信变化、生产性变化、附加性变化和零变化。来自三所大学的英语专业本科生在2012和2013年未发生显著的削减性变化、分裂性变化和负自信变化。2)英语学习自我认同情况在不同背景的学生中存在差异。2012年,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在负自信变化和附加性变化上存在显著差异。来自农村的学生比来自城市和乡镇的学生经历更大的负自信变化。来自城市的学生比来自农村的学生经历更大的附加性变化。不同英语始学年龄的学生在负自信变化和削减性变化上存在显著差异。英语始学年龄9-12和13-15岁的学生比英语始学年龄8岁以下的学生经历更大的负自信变化和削减性变化。2013年,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在附加性变化上存在显著差异。来自城市的学生比来自乡镇和农村的学生经历更大的附加性变化。不同英语始学年龄的学生在2013年不存在显著差异。3)不同时期自我认同情况发生了变化。总体来说,来自三所大学的大一和大三的学生在一年的时间里负自信变化、附加性变化、削减性变化显著增加。本研究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英语学习自我认同的研究,研究结果对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一方面,老师可以监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认同变化,针对变化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良性自我认同变化。另一方面,学生应对两种不同语言及文化进行反思性、批判性学习,从而获得生产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