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热点,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但以往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都侧重于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不良影响,而对留守儿童自身存在的积极因素关注较少。心理弹性反应了人们面对逆境时的积极调适能力,因此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对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意义。本研究旨在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依恋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开方式问卷和访谈的等方法编制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问卷。并对331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正式施测,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的状况,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依恋、应对方式的关系做了研究,具体结论如下:(1)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积极学习、情绪稳定、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和目标定向。(2)自编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问卷具有良好的心理学指标。(3)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处于中等水平,且在性别和年级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留守女生的心理弹性高于留守男生的;初一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高于初三留守儿童的。(4)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在父母外出相关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父亲外出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显著高于母亲和父母双方外出的;父母外出2年以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显著高于父母外出2—5年和5—8年的;父母一周联系一次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要显著高于一个月一次和三个月以上联系一次的;母亲照顾和(外)祖父母照顾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要显著高于父亲照顾的。(5)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母亲依恋、朋友依恋和积极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在母亲依恋、朋友依恋对积极的应对方式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