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教育思想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kikuk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独秀(1879—1942)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对中国教育近代化曾有过较大影响的教育家。一九一五年他以创办和主编《青年杂志》(次年改为《新青年》),领导五四新文化运动而声名大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任前五届书记,一九二七年“八七”会议后,被撤销中央领导职务,一九二九年开除出党后参加托派,进行分裂共产党的活动。由了陈独秀在社会、政治方面的立场、观点对中国共产党及其组织关系重大,尤其与大革命失败密切相关,所以历来研究陈独秀的重点都放在他的政治活动方面,对他的教育思想研究较少。然而教育和政治、经济及其它社会现象是密不可分的,教育在社会变革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陈独秀作为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期的一位政治型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是很有特色的,既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西方民主和科学教育思潮的兴起和发展,又体现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教育思想的特点,因此对陈独秀教育思想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本文通过四个部分,对陈独秀教育思想作了一些分析、探讨。第一部分,陈独秀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通过分析陈独秀教育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西方民主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对他的影响,探讨了他的教育思想的形成历程。第二部分,以他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教学办报、改革北大文科、主管广东教育革新为核心,具体分析探讨他的教育活动,总结了他的教育实践和理论。第三部分,陈独秀对新教育的探索,主要通过陈独秀对教育的本质、特性的论述,对教育方针、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的制定和设置,具体分析了陈独秀教育四大主义和取法西洋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必须同社会相结合的主张,肯定了陈独秀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积极向西方学习的态度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发展中国教育的理论。第四部分从陈独秀对新教育的贡献,总结出陈独秀教育思想特点(鲜明的时代性和革命性;开拓了教育理论—提出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的见解和用社会主义来发展教育;开发民智,改造国民性;发展个性,提倡启发式教学),同时指出陈独秀作为一个教育家所存在的不足,批判了他的“政治决定论”教育观,并对其教育思想作了总体评价。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型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始终是以改造社会为前提,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同时也随着他的革命活动和政治活动及其思想的变化而变化。作为一个非职业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是有其特色的,既有值得肯定继承的一面,又有需要批判的一面。研究他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改革仍不乏有借鉴和启迪作用。
其他文献
水泥混凝土是目前无砟轨道结构中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水泥混凝土的性能对轨道结构的整体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醇胺类早强剂常被用来作为早强剂、助磨剂等来改善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本研究以硬化水泥净浆为研究对象,通过加入三乙醇胺(TEA)、三异丙醇胺(TIPA)、甲基二乙醇胺(MDEA)和二异丙基乙胺(DIPEA)四种外加剂研究了醇胺类早强剂对硬化水泥浆体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测试硬化水泥浆体中水泥
为研究不同制样方法对非饱和压实黄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规律,进行不同干密度压实土在预湿及加湿两种制样方法下的剪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预湿制样试验中,存在一个临界含水
以青岛海底隧道工程为依托,本文进行了温拌沥青混合料在隧道内的应用研究。主要对添加Sasobit、Leadcap、Evotherm(?)-DAT三种温拌剂的沥青及混合料进行系统的路用性能检测与
围手术期压疮的发生率高达14.3%~23.9%[1],不仅加重患者躯体痛苦,同时也增加其经济负担。通过有效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手术患者不同阶段的风险状况进行客规评估,对于预
20世纪末期,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经济全球化。但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它对一国的影响可谓利弊参半,对金融业而言更是如此。特别是近年来金融风暴的蔓延,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这
大量研究表明,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修筑的复合式路面可以克服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的缺点,集中两种路面结构的优点。但是由于水泥混凝土面板原始接缝和裂缝缺
目前,我国的企业资产重组正如火如荼,而投资银行这一新的行业在企业的资产重组中正发挥着作用,而且这一作用正在不断地凸现。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政治和政策正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政治文本的翻译质量不仅决定着中国政治外宣的效果,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的形象,因此政治文本的翻
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以下简称司法审查)既是法理学的一个重大学术问题,也是我国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一个重大实践问题。本文以司法对行政权力的控制为基点,以两大法系的司法审查
犯罪嫌疑人的沉默权是当今国际社会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人权。我国当前正在进一步改革开放,顺应当前保护人权、尊重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的国际潮流。因此,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