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年来,我国社会的一大热门讨论话题就是就业。就业难是一个普遍问题,身有残障的特殊群体在就业大军面前更是弱势群体。掌握一技之长,就成了听障生就业的救命稻草。而对于听障生来说,其生理特殊性决定着美术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但在职业教育和美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无论是从理论研究上还是实际操作中,两者都只是在各自的领域发展,并没有很好的融合,也没有相关的研究文献,导致专业不对口,学习不致用,学生没兴趣等一系列问题,不能真正促进听障生更好的发展,提高学生就业层次和就业选择,实现“平等参与,机会共享”的就业局面。本文以绍兴市聋哑学校为例,分析了选题缘由和意义,梳理了就业目标下职业教育、美术教育当前的发展状态,同时也为本文研究的开展进行了相应研究思路、方式方法的设定,从而实现本文研究架构的构建,就本文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结合就业情况分别对影响听障生就业的职业教育和美术教育这两个重点版块的发展、实施现状作了分析及深刻剖析,从职业教育专业布局、课程规划以及既有师资力量的现状、职业教育与就业环境等到美术课程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与职业需求、教学现状(教材、师资情况、课改研究)等方面分块阐述,并根据分析情况对美术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了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从重视开发校本教材、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角色的转换及能力、多方合作强调美术教育理念、形成符合听障生学习兴趣的模式这六个方面对聋校中高段美术课程改革的对策提出了研究意见。旨在完善美术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就业目标和职业教育现状,用真实的数据及访谈情况来分析梳理其课程改革,最大程度发挥聋校美术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从而使学生学到的美术专业知识可以和整体素养有效对接并稳中有升,使听障学生进入社会后,在用人单位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性,和再学习、再创造、再就业能力,除了接受政府救济外,主动迎上高速发展的社会的步伐,最终实现促进听障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