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中有一种特殊的框式结构“说X(也)不X”,如“说好也不好”。本文将语言的形式与意义相结合,在对该结构的特征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对“说X(也)不X”的语义关系、句法功能、语用价值几个方面进行描写与分析,由于“说X(也)不X”经常以“说X(也)不X,说Y(也)不Y”的对举形式呈现,文章最后一部分又对对举格式进行了探讨。本文对“说X(也)不X”框式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考察,结合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描写方法,对“说X(也)不X”结构的各个构件以及构式义进行了详细阐述。“说”有半虚化的情况;“X”可以是形容词、动词和名词,且同一词类下前后两个“X”的语义特点也有所不同;“也”在该结构中表示类同、表示关联兼表委婉语气。由于“X”的不同,该结构的构式义也会随之改变。“X”为形容词时,有的表示出现“不X”的状态或情况是情有可原的、有根据的、可以解释的;有的则表示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产生“X”和“不X”两种结果;对举时则表示一种尴尬的中间状态。“X”为动词时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当“X”为动作性动词时往往表达一种嗔怪、埋怨、不满甚至指责之意;“X”为心理动词和能愿动词时,不表示嗔怪、埋怨和不满,而是与“X”为形容词时的构式义相似。根据考察,“说X(也)不X”结构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除充当谓语、补语和定语外,还可以独立成句和充当复句中的分句。作为框式结构的“说X(也)不X”有较高的语用价值,在语篇运用中具有突显句子焦点的功能,并且可以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形式,传达丰富的内容和情感。使用过程中,往往会达到“反预期”的效果。由于汉民族“中庸”文化的影响,在阐述自己观点或评价他人观点时,“说X(也)不X”结构常常遵循“礼貌原则”最后,将“说X(也)不X”的常用变式“说X(也)不X,说Y(也)不Y”单独作为一部分进行研究。分析了X、Y的语义类型,X、Y语序的优选性,临时换位机制的语用动因,对举式的语义情况以及对举式的变换形式,进而总结出对举格式出现的民族心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