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纳米材料的分离表征及初步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jili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技术在近20年来得到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应用纳米技术或是使用纳米材料的产品进入市场,包括运动器材、服装、化妆品、医药、电子产品、清洁产品和食品等,使得公众接触纳米材料的机会大大增加。然而大量研究表明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质,如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等,也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生物影响。因此开展针对消费品中的纳米材料,特别是能够被人体直接摄取的食品中的纳米材料的分析表征以及安全性评价是十分迫切且必要的。本论文首先成功利用一种高效简便的手段分离出四类食品(饼干、口香糖、糖果、速溶冲剂)中的添加剂氧化锌或二氧化钛颗粒,并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和含量测定验证了分离效果。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六种品牌糖衣口香糖样品中的二氧化钛。对从口香糖中分离出的二氧化钛进行了原始粒径、水合粒径、形貌、团聚状态、化学组成、表面电势、晶型等参数的表征,并计算了不同粒径范围颗粒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口香糖含有大量纳米二氧化钛,绝大部分颗粒粒径分布在0-200nm范围内,相当比例的颗粒粒径小于100nm。进一步的,我们从口香糖中纳米二氧化钛的摄入水平,在模拟胃肠道体系中的性质变化,对胃肠道细胞的毒性三个方面初步评价了其安全性。总的来说,口香糖中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较低的毒性,对胃肠道相关细胞系的细胞活力与增殖影响较小,但是咀嚼口香糖会摄入其中大于95%的纳米二氧化钛。较高的纳米二氧化钛摄入水平以及匮乏的纳米二氧化钛人体蓄积数据,使得食品中纳米二氧化钛的安全性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本论文开展的食品中纳米材料的分离表征与初步安全性研究为纳米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了基础而重要的数据。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工程设计实践,探讨办公楼建筑的使用功能如何进行整合、合理运用材料、表现设计构件的结构逻辑及塑造宜人的交往空间等,并提出e时代的办公楼的设计观点。
采用问卷法对209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其网络交往动机、网络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结论: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网络人际交往对心理健康均有显著预测效应;网络人际交往
革命歌曲具有强烈的革命性、政治性,具有鼓舞斗志、号召民众参与革命的鼓动性,体现出崇高的革命思想。革命歌曲在我国革命战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正>夺夺夺!果然又是一轮箭雨!杨恩挥剑格开,燕敏佯作昏迷,闭眼聆听。但听剑箭相击,铮铮之声不绝,间或伴随着杨恩衣袖掠过的呼呼风声。听到那风声,心中焦急之意不觉为之一缓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建造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元化,而整个建造过程所需要的资金也变得愈发庞大。所以,对工程资金进行预算控制是一个发展的趋势也是未来的一个必要,对工程资金
<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的内容、教学、学习方式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整合的原则是
<正>焦耳定律的内容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的计算方法(Q=I2Rt)。这个公式是从电功表达式P=UI和欧姆定律I=UR两个公式推导而来,从公式到公式,很容易让学生把物理当成数学来
在土工离心机上安装加载装置和位移、应力量测系统,建立与实际应力相符的离心试验模型,考虑不同工况系统研究了新老路基拼接处治技术及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处治技术对于拓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