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周龄糖尿病大鼠骨微结构改变的程度,并与正常大鼠骨微结构进行比较分析,明确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对骨质结构改变的影响及作用程度。
方法:
1、采用高糖高脂肪饮食结合单次大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用雄性SD大鼠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作为实验组(T2D组);用同等周龄高脂饮食喂养的SD大鼠作为对照组(NC组)。2、对不同周龄2型糖尿病大鼠股骨进行硬切片及免疫荧光,观察其骨小梁改变,测定离体骨密度(BMD)及相关动静态参数。3、数据以((x)±s)表示,应用Spss17.0处理数据。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T检验,差异显著性水平为双尾0.05。
结果:
随着造模后周龄的不断增加,T2D组大鼠骨质中大鼠股骨内骨微形态各静态参数包括骨小梁数目、体积、面积等各项指标均存在明显降低,且与NC组相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T2D组与NC组大鼠股骨动态参数在前期均无明显变化(P>0.05),但在喂养12周后,T2D组大鼠参数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脱钙硬切片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随着周龄增加,T2D组大鼠股骨内骨小梁数量、密集程度、表现形态均明显下降,且较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论:
2型糖尿病大鼠随着造模后周龄的增加,表现为骨密度降低,出现骨质结构紊乱,骨小梁数目减少,骨微结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