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侃作为一种言语行为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尽管它本质上是模棱两可的,但它可以加强社会团结、解决冲突、被用来完成一系列敏感的社会行为。学者们已从语言学、语用学、心理学、人类学等视角对调侃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但是,以往汉语中关于调侃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探究调侃在汉语亲密关系语境中的类型,回应及其功能的分布。鉴于此,本研究在微观层面以会话分析理论为基础,在宏观层面以虚假不礼貌为指导思想,结合特定的历史关系及背景信息,从参与者视角对汉语亲密关系中的调侃话语进行评估和分析。基于从电视剧《创业时代》和《谈判官》中收集到的55个对话中的100则有关调侃的语料,参照侯国金(2008)、Haugh(2014)、Culpeper(2011,2017)提出的分类方法分别将调侃在汉语亲密关系中的类型,回应及其功能进行分析和归类。因此,本研究旨在使用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在《创业时代》和《谈判官》中,汉语亲密关系中有哪些类型的调侃?(2)在《创业时代》和《谈判官》中,被调侃者如何回应汉语亲密关系中的每种类型的调侃?(3)调侃在汉语亲密关系中发挥了什么样的功能?数据分析表明,汉语亲密关系中的调侃类型多样。分别为策略/反策略性调侃,慷慨/吝啬性调侃,褒奖/诋毁性调侃,骄傲性调侃,赞同/反对性调侃和同情性调侃。其中诋毁性、吝啬性、反策略性调侃是三个高频类别。谦虚性和冷漠性调侃没有在本研究中出现。显然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常常使用不同的调侃来达到交际效果。调侃的回应分别有拒绝调侃(笑着拒绝,一本正经拒绝)、接受调侃(笑着欣赏,笑着接受)、以调侃回应调侃、非口头参与调侃、反驳调侃以及纠正调侃。接受、拒绝和以调侃回应是所有回应类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三类。因此,在亲密关系中,目标者能够领会调侃者通过故意发出调侃来表达他们的想法或想要创造一个相当轻松的气氛的意图,因此目标者也会选择不同的应答策略去继续、转移或结束对话。最后,汉语亲密关系中的调侃可以被用来完成一系列功能,包括情感功能(表达真实情感)、工具功能(指示道德违规;完成敏感或微妙的社会行为等)、人际功能(加强团结,部署共享娱乐等)。这表明调侃在汉语亲密关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作用,有利于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加亲密度。研究表明汉语亲密关系中调侃的类型多样,它容易被听者理解,是促进人际关系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言语交际行为。各种类型的调侃都倾向于促进人际间的融洽与团结。此外,本研究有利于了解调侃在汉语亲密关系中发挥的作用,丰富了虚假不礼貌在汉语语境中的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并在交际中合理地使用调侃,作为一个社会参与者,我们应该对调侃本身有一个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