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旱涝灾害时空对称性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界线南北气候有显著的差异。淮河流域就位于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上,使得它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近1个世纪以来,气候变化带来了大气环流及降水量的变化。受之影响,淮河流域旱涝情况的变化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该区域的旱涝时空变化十分必要,对未来几年旱涝灾害的发生趋势进行判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用淮河流域30个国家气象基准站1961-2012年的气温、降水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分析、趋势拟合、Mann-Kendall突变检验、可公度计算等方法,从大、中、小3个尺度揭示了淮河流域近52年的气候变化特征、旱涝变化特征,以及旱涝灾害的时间窗口期,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淮河流域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增长率为0.2℃/10a;该区域夏季无增温态势,春季、秋季和冬季均有明显的增温态势;不同尺度下,夏季气温未发生突变,春、秋、冬季先后发生气温突变,且冬季升温最快。气温在空间分布上由南向北递减,全区均表现为一致的增温趋势,但地域差异较大,年平均气温与气温倾向率呈反向变化。(2)不同尺度的研究区域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在研究时期内未发生突变;全流域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年代际降水变化具有阶段性特征,干湿交替变化较为明显;中、小尺度下的研究区域均有春、秋季降水量减少,夏、冬季降水量增多的趋势(临沂除外)。降水量在空间上由南向北递减,地区分异显著;降水量呈增加趋势的地区增温速率较慢,降水量呈减少趋势的地区增温速率较快。(3)淮河流域1961年以来有从涝转旱的趋势,全区大旱大涝频发,并且表现出“旱涝急转”的特征。淮河流域春、秋季由涝转旱,夏、冬季由旱转涝,中、小尺度下旱涝变化特征与全流域相同(临沂除外)。空间分布上,发生大旱频率高的地区,大涝的发生频率低;四季大旱与大涝频率在空间上呈反相位关系。21世纪以来,淮河流域“旱涝急转”的频次和强度都大大增加了。(4)在灾害时间窗口期的判断上,淮河流域中上游及中下游均表现为大旱的规律性较强,沂沭泗水系则表现为大涝的规律性较强;该区域旱涝急转的可公度规律也较好,2016年旱涝急转发生的随机性概率为57.1%,因此,2016年有可能发生旱涝急转。(5)淮河流域旱涝灾害易发生在太阳黑子活动单周期的极值区及其附近,近52年来,发生在极值区附近的大旱、大涝分别占旱涝总年数、大旱大涝总年数的63.9%、63.2%。在厄尔尼诺年大旱、大涝发生频次相当,概率相当;在拉尼娜年更易发生大涝。该研究对丰富灾害趋势判断的研究方法,增加灾害趋势判断案例,为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以1976年MSS、2001年ETM和2007年CBERS为遥感数据源,利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和野外检验方法获取湿地数据,定量分析东北三省湿地动态变化的相对速率、位移和类型转化,为东北湿地
<正>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习题教学一直被重视.尤其是进入高考复习阶段,如何能使学生从茫茫题海中解脱出来,更好的做好高考复习工作,提高复习效率.母题教学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体育赛事不仅是体育赛场,也是企业营销的决赛场。在运用体育营销传播策略时存在着关联度、创造力、整合和持续性等关键因素。我国企业应谨慎实施符合体育营销特点的策略:保持
目的探讨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疗效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脑病科64例患者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个32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实施常规护理
期刊
迷走神经电刺激是利用植入式刺激器对迷走神经干进行间断的电刺激,使迷走神经向颅内发出冲动,从而使整个神经系统产生广泛的电生理活性改变,达到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目的。由于
<正>众多生命体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呼吸,呼吸是生物界中每一个生物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的一项生命活动.所以它可以被当做一个生活中的常识来进行重申,那么这就需要每一个学生
不禁又想起《牧羊曲》,那般清纯、宁静,仿佛嗅得到晨熹间的一丝松子香,一缕烟袅味……竟是从这间一派寻常百姓家气象的房间里飘出去的吗? 王立平,著名作曲家,满族,电视剧《红
神秘的賨黄琳娜纳西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的民族,她不但保存了自己古老的文化,也善于吸收一切先进的外来文化,像一口锅一样吸纳了周围雨露,可称之为“锅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