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网购已深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信贷消费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所接受,信贷消费的场景也由线下延伸至线上。自2014年京东首家推出“京东白条”互联网信贷产品以来,各互联网巨头利用其庞大的客户基础和逐渐成熟的大数据技术优势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先后研发出各类消费信贷产品。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规模与发展速度日益剧增,对整个金融行业乃至国家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整个行业发展时间不足十年,许多互联网企业对消费信贷市场的理解和准备还不够充分,同时,相关监管机构对新兴行业的监管不完善,导致一些互联网消费信贷平台盲目扩张,同时平台在风险控制上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京东白条作为行业首家上线的互联网信贷消费产品,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取得了巨大发展,成为行业标杆之一。目前,京东白条无论是在规模发展还是风险控制方面对整个行业都具有代表意义,所以本文选取了京东白条作为案例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我国互联网消费信贷行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随后,对京东白条进行深入介绍的同时也对其发展动因进行了分析,并将京东白条与蚂蚁花呗进行比较分析,并从中提炼出了一系列针对对京东白条及其他互联网消费信贷平台的发展建议。本文重点落在对京东白条的风险分析上,着重分析了京东白条的信用风险生成机理、风险的传导机制,指出了京东白条风控体系上的不足之处,与此同时对京东白条可能面临的其他具体风险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对京东白条所面临的风险提出了具体防控建议,从“贷前”、“贷中”至“贷后”三大风险控制阶段提出具体完善措施。本文总结得出互联网消费信贷平台的发展依赖于资金、消费数据、大数据技术等资源,互联网消费信贷企业在寻求发展壮大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把握好这些关键要素,也要把握好外部宏观环境,将企业发展战略紧跟国家政策,注重合规经营。同时指出了京东白条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支付体系的建设,并以此来支撑白条业务使用范围的扩张。本文通过对京东白条的信用风险生成机理分析,发现信息不对称、各个平台间的信息不能有效共享、经营主体平台数据采集深度与广度不够、用户的道德缺陷等一系列问题是诱发平台信用风险的主要原因。除了信用风险以外,互联网消费信贷企业还面临着法律、技术与信息泄露、盗刷与套现等具体风险。最后本文提出在风险应对上,互联网消费信贷企业首先要对行业的发展有充分的理解与认识,掌握风险生成机理,完善“贷前”、“贷中”、“贷后”的风控流程、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联合相关监管机构与政府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将风险扼杀在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