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钢高温凝固相转变规律实验研究

来源 :内蒙古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iwe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坯在结晶器内坯壳生长规律的研究是凝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针对此问题,国内外冶金学者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如工厂条件、工艺操作、化学成分及含量等宏观角度对包晶钢铸坯裂纹形成的具体影响程度;而研究包晶合金凝固的学者多侧重理论研究。对高温条件下钢液的包晶转变相转变过程研究较少,也没有一个合适的仪器用来测定高温转变规律,在分析连铸过程的铸坯收缩和气隙产生等现象时缺乏必要的科学理论依据和研究手段。故本论文主要基于上述情况进行了四项主要工作,分别是研制一台用于研究低碳钢高温凝固相转变规律的实验设备,利用Ansys模拟软件模拟分析试样的不同厚度对冷却过程的影响,得出不同尺寸的试样传热规律;使用DTA差热分析仪分析确定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Q345D的液相线和包晶反应转变温度,以及各相转变发生温度的确定,通过不同的冷速冷却曲线对比,表明随着冷速的增大,各个相变点发生温度会随之后移,对其常温组织的分析,也得到组织主要为晶界较大而且很清晰的铁素体块和边界处少量的珠光体存在,符合Fe-C相图基本凝固规律,所得相变点实验数据对其后的非平衡凝固实验具有理论指导性作用;使用WKDHL型非自耗中频电弧炉进行高温凝固原理研究实验,得出不同冷速凝固至室温的组织变化,以及空冷至不同时间后进行水冷所获得的不同组织及硬度数据;使用本课题研制的GN-1-1550实验装置进行Q345D的高温凝固实验研究,以DTA平衡凝固实验所得的相变点数据为理论基础,分别选择熔融后直接液淬、以10℃/min冷速缓冷至1495℃,即包晶反应点液淬、缓冷至温度1350℃时进行液淬,发现所得到的高温金相组织随着不同水冷温度是有所不同的,直接液淬时几乎没有高温铁素体的形成,1495℃时则已生成大量块状铁素体,快速冷却后残留在晶界处,1350℃时晶界处几乎没有剩余铁素体,所有高温铁素体已经完全转变为奥氏体,遇水冷却后形成马氏体,从而验证了实验装置功能可行性。
其他文献
H13钢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铬含量为5%系列的中碳合金热作模具钢,该钢在使用温度达600℃及以上时热强性明显不足。对比国内外研究发现,通过降低Cr含量提高Mo含量是开发新型高热
利用小方坯断面连铸机来生产高碳硬线钢SWRH82B,该工艺路线具有工艺线路短、成本低的特点,但对生产工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产难度比较大,需要开展进行大量工艺研究。本文通
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合作学习模式是将学生分成小组完成教学任务,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热情.本文探讨了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并
学位
人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 NGAL)与炎症、胚胎发育、免疫应答、趋化作用、信号转导以及多种肿瘤的发生与发展等过程
生物雷达是一种新概念雷达,其融合雷达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于一体,可以在不接触生命体的情况下探测到生命体的生命信号(呼吸、体动等),并能够穿透一定厚度的非金属介质(砖
人类线粒体基因组DNA分子为一个16569bp的双链环状DNA分子,该基因组与核基因组相互独立又互相依存,线粒体有13个编码基因,22个tRNA和2个rRNA,许多疾病都与线粒体基因组相关。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传统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以往不被重视的课程也越来越重要.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时,教师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不再
21世纪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大.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机械制造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对机械制造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中职机械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