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接合规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aohe1986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ClutchTransmission,简称DCT),是在平行轴式变速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自动变速器,它既有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和手动变速器的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等优点,又能够实现换挡过程车辆的动力不中断,同时具有燃油经济性好、换档时间短、换档品质高等优点。双离合器的接合过程很复杂,受影响的因素多、且其参数是动态变化的,同时双离合器的接合过程对车辆起步及换挡过程有很大影响,因此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接合规律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在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研发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介绍了DCT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建立了DCT及双离合器接合过程的动力学模型,而后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双离合器接合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对起步及换挡过程中离合器的接合规律进行仿真分析,设计离合器接合过程的正压力控制系统,并采用模糊修正方法对双离合器的正压力进行修正,对比分析采用模糊修正系统前后车辆的换挡品质。本文做的主要工作有以下七个部分:(1)对6速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分析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换挡过程及各挡位下DCT的动力流向;(2)根据发动机、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及整车的动力学方程,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建立发动机、DCT及整车的动力学仿真模型;(3)根据动力性换挡规律原则,计算获取本文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二参数收敛型动力性换挡规律,采用Stateflow建立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控制模型,用于控制车辆在换挡过程中双离合器进行接合;(4)详细分析了双离合器的9种接合状态,建立了离合器9种接合状态的动力学模型,基于Stateflow建立离合器9种接合状态的逻辑判断与切换模型;(5)分析起步及换挡过程中双离合器的接合规律,主要分析汽车负荷、节气门开度,离合器正压力上升速度、正压力曲线特性及正压力重叠特性对双离合器接合规律的影响,提出在何种情况下,车辆可以获得较好的换挡品质;(6)提出对双离合器正压力进行模糊修正控制的方法,用于修正双离合器接合过程的正压力,使车辆获得更好的换挡品质。设计双离合器正压力模糊修正控制器,模糊修正控制器采用双层模糊推理,分驾驶员意图模糊推理和离合器正压力模糊推理两个模块,驾驶员意图模糊推理作为离合器正压力模糊修正控制器的输入,利用MATLAB模糊控制工具箱,建立双离合器的正压力模糊修正控制系统;(7)对采用模糊修正控制系统的车辆进行仿真分析,与未采用模糊修正控制系统的车辆仿真分析结果对比,分析双离合器采用模糊修正控制系统后,车辆的换挡品质得到改善。通过本文对双离合器的接合规律进行研究,为双离合器的接合过程控制提供了方向,并提供了一种有效提高车辆换挡品质的双离合器接合过程控制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沿淮低洼地洪涝灾害频发,小麦易遭雨水淋湿,水分过高而不能正常储藏。高水分小麦呼吸强度大,放出的热量和水分多,极易发热导致霉变,或者很快耗尽麦堆中的氧气而因缺氧呼吸产生的酒
生物质具有可再生、无污染、含量丰富、廉价等优点,可替代传统化石原料而应用于碳材料的制备。以生物质为原料,经过绿色反应过程可实现炭微球的有效制备。本论文分别以糖类和玉
卡塞格伦天线因其高增益、低旁瓣、高分辨率的特性,广泛应用于远距离通信和高分辨率雷达探测系统中。随着探测系统对探测精度的要求愈来愈高,多波束天线的研究和设计具有十分
为了解西藏蟾蜍Bufo tibetanus与其高海拔生活环境的适应性,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对西藏蟾蜍雌雄性头部、躯干和四肢的背、腹侧皮肤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均发生全面的社会结构转型,促使城乡二元结构分层差距日益凸显,在社会分层和家庭生
皮带运输机是一种由电机驱动的连续运输设备,主要用来输送物料和成品,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各领域。在皮带运输机连续运行过程中,皮带运输机经常会出现打滑、断带、划伤、过载、
宣木瓜为安徽宣城特产,我国著名的“药食同源”植物之一,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果实营养丰富,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作用,对宣木瓜进行深加工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但由于果实含有较
纳米金属的性能与粒子的形状和大小有很大的关系,制备形貌可控的贵金属纳米粒子有利于更加广泛和充分的应用纳米材料。本文以铂纳米粒子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其可控制
本试验利用甘氨酸和硫酸亚铁为主要原料合成甘氨酸铁,对甘氨酸铁合成的最佳条件组合进行了研究。经萃取剂效果比较,选用乙醇来萃取合成产物甘氨酸铁,以甘氨酸铁合成的得率为甘氨
文章是对上古玉石之路的入关终端所做的田野调研和文献综合梳理,提示"玉石之路山西道"的命题,认为自史前至先秦时代的西玉东输运动至少存在新老两条路线:水路漕运之道为距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