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送股又称为股票股利,是股利政策的重要组成。中国市场上送股概念又分为送红股和转股两种,前者来源于公司的留存收益,后者来源于公司资本公积,美国市场送股则按比例划分。本文所研究送股样本中国包括送股和转股,美国由于股票股利数量太少,不包括在研究范围之内,仅包含股票分割,本文将送红股、转股和股票分割统称为送股。本文主要对于中美两国股市送股行为进行对比分析,样本选取为2001年到2010年全部沪深A股和纽交所及纳交所所有股票,美国部分排除非股票性质上市证券,文章首先对比两国送股制度和法律的差异,讨论两国差异所导致的股利偏好,随后对比两国送股行为的规模和偏好,讨论上市公司对于送股行为的选择问题,中国送股频率大,送股系数小,送股公司数量多,美国频率小,送股系数大,送股公司数量少,中国虽然在股利政策上鼓励发放现金股利,但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依然偏好于发放股票股利,其原因可能在于市场过度关注和投资者结构所导致的盲目投资,最后通过对两国上市公司送股前后财务指标和送股后表现进行对比,讨论两国送股的行为目的和送股影响,通过财务指标对比发现中美两国上市公司送股的共同点在于送股公司财务指标优于上市公司整体水平,不同点在于中国送股公司相对指标高,平均股本小,美国送股公司相对指标小,平均股本大,综合比较两国送股差异,并对产生差异的原因和可能导致的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乱送股很可能导致市场投资环境的恶化,中小投资者的盲目投资导致血本无归,乱送股也会使得上市公司股本扩张过快,净利润若跟不上股本扩张速度,则最终导致绩差股充斥市场,给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带来威胁,在文章的最后从市场监管,上市公司改进,投资者教育三个角度给出了政策建议。国内外对于送股的研究多是对单一市场的研究,基本上划归为“信号理论”和“最优股价区间假说”两个方面。国内外对这两个方面的研究都较为成熟,本文创新主要在于对中美两个市场进行比较研究,同时也运用了“信号理论”和“最优股价区间假说”的相关结论,从送股政策比较开始,分析两国对送股行为的监督和引导,由此开始分析两国送股的数量和规模,从数量和规模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之后进一步分析送股公司财务指标,研究送股公司的差异问题,最后对送股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也是在验证信号理论的实际效果。文章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地域的限制,美国方面的数据获取较难,大量的财务数据需要购买才能获得,因此在财务数据方面没有获得更多的可比较的财务数据,仅比较了中美两国都可以获得的财务数据,但数据本身依然是可靠的,另外,在财务数据的统计上,由于国内外没有找到相关财务指标统计的规则,所以对异常值的排除基本上是排除上下5%的数据统计得到,统计出的数据可能与其他学者不一致,希望今后能够继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