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财政节能环保支出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arel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中高速发展,以江西省为例,借助其劳动力及矿产资源优势,江西省不断承接东部沿海等地区转移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然而经济迅猛发展的背后却伴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粗放式的产业发展使江西省环境压力不断增长,环境保护工作面临严峻挑战。2017年党的十九大以来,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重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成为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的重要战略,当前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需求为江西省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加强本省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契机。
  生态环境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具有极强的外部性,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一般为长周期活动,见效缓慢,因此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主体只能由政府担当,我国政府主要通过公共财政支出的方式承担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职责。为此,本文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探究政府节能环保支出是否起到了改善地区生态质量的作用,从而为如何更好发挥江西省节能环保支出对生态环境质量的促进作用提供建议及对策。
  首先,基于对财政支出政策的生态保护效应相关文献的综述以及对财政环保支出的环境保护理论有效性的分析,本文对节能环保支出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推导,发现节能环保支出主要通过污染治理投入、财政转移支付、政府绿色采购三个途径来治理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生态、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以及优化人居环境,从而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接着本文构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并将节能环保支出分为规模效应和增量效应两个指标,分析了2010-2017年江西省各地市生态质量与节能环保支出效应的动态演变情况;发现除赣州市和上饶市生态环境质量出现下降外,其余9个地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呈稳定或上升趋势;节能环保支出规模效应则呈现出平稳上升趋势,增量效应则波动较大,总体上出现一定的下降特征。
  其次,本文构建STIRPAT模型对财政节能环保支出与生态环境质量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采用广义二乘法(GLS)探究时间和空间双维度视角下江西省财政节能环保支出规模效应与增量效应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的变化规律;时间维度上,根据节能环保支出双效应阶段性波动的特点,将整个研究期分为2010-2012年、2013-2015年、2016-2017年三个阶段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江西省节能环保支出规模效应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是U型的(从出现负向作用到负向作用程度下降再变化为正向作用),增量效应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呈现出倒U型(从正向促进到促进作用减弱再到出现负向作用);空间维度上,根据模型估计结果,本文按照正向显著型、负向显著型、不显著型三种类别,结合节能环保支出规模效应以及增量效应对生态环境质量的不同影响情况对各市进行了划分;其中,规模效应影响不显著的城市主要集中在赣中及赣西北地区,正向显著的城市分布在赣南及赣北小部分地区,负向显著的城市集中在赣北小部分地区;增量效应影响不显著的城市分布在赣南及赣西北小部分地区,正向显著的城市集中在赣中及赣北小部分地区,负向显著的城市集中在赣东北小部分地区。然后,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之上,运用ARIMA模型对2018-2020年度江西省各市节能环保支出效应进行了预测,根据预测所得的各地市节能环保支出效应变化情况,综合分析了预测期内各地市节能环保支出规模效应与增量效应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具体影响趋势,并按照影响趋势将11个地市按照“上上型、下上型、下下型以及单一型”四个类别进行了分类。
  最后,结合前文的分析结论及发现的相关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建议。其一,增量效应属于节能环保支出的预防性生态效应,但江西省各地市节能环保支出增量效应呈现下降趋势、节能环保支出对一般预算支出的增长弹性较小,针对该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财政节能环保支出政策,着力构建与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及GDP双联动的节能环保支出增长机制”的建议,以便进一步发挥节能环保支出的预防性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其二,节能环保支出规模效应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前期中期负向显著并递减、后期才逐渐正向显著,增量效应逐渐负向显著,表明江西省部分地市财政节能环保支出效率较低,未能完全激发节能环保支出的即时性污染治理效应以及预防性生态保护效应,且根据对各地市节能环保支出的预测分析,未来年度部分地区的节能环保支出规模效应和增量效应对生态环境质量将会产生负向作用,针对该问题,本文结合对各地市生态环境质量薄弱环节的具体分析,提出了“健全财政节能环保支出管理体制、合理分配节能环保支出内部款项经费”的优化与改进建议,以便充分发挥出节能环保支出的生态效应。
  
其他文献
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电力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本质及重要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突出的地位,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绩效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鉴于此,已有更多的电力企业管理者意识到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位置和突出作用,但由于受传统绩效管理思想的影响,不少电力企业绩效的考核作用未能更好的发挥出来。GT电力公司是是一家大型上市企业,数
学位
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互联网+”的概念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金融服领域,互联网金融管理、第三方支付、P2P借贷和其他类型的互联网金融业态逐渐显现,覆盖了传统金融服务领域。互联网银行业的快速发展给资产托管业务带来了双面影响:一方面需要相应的托管机构在证券壁垒、实时控制、风险隔离、估值核算、投资监督和报告等方面提供有利的支持;另一方面使资产托管业务保持投资力度,加快互联网
学位
网络借贷的出现,补充了中国金融市场空缺,实现了飞速发展。随着监管政策的颁布和实施,网络借贷行业门槛提高,行业发展逐步走向规范。但随着行业内风险问题不断爆发,监管重心逐步由建立行业规范提高行业门槛转化为清退为主,当前形势下研究网络借贷行业监管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应重点聚焦行业内平台退出的形势和特征。  2018年,随着经济下行,行业爆发系统性风险,再次出现了集中退出事件,针对新形势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
近年来,量化投资策略已成为资本市场投资的热门话题,以非市值加权为代表的Smart Beta策略指数基金,结合了被动策略和主动策略的优点,获得了投资机构和投资者们的广泛关注。虽然此类基金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但针对此类基金绩效的研究仍有所不足。本文在此背景下,运用实证分析法对我国Smart Beta策略指数基金进行绩效评价。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进行基金绩效评价,选取17只Smart
学位
数字货币从2009年诞生至今已颇具发展规模,以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匿名性和无国界流通等特点,在全球被广泛使用于投资投机、支付清算、抵押借贷等领域,正在深入影响全球经济体系。而数字货币市场亦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野蛮生长,充斥着洗钱、操纵市场、黑客盗币、交易所/投资机构“卷币跑路”等种种乱象。在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货币的发展里,机遇与风险相伴相随。行业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监管所带来的良好竞争环境。  
学位
西方经典的优序融资理论(pecking order theory)认为上市公司在进行融资决策时一般选择先内后外、先债后股的融资顺序,然而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模式表现出截然相反的融资方向。随着中国金融体系从高度依赖以银行融资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转变为直接投资,融资模式也随之改变,公司融资展现出其自身特点,具有显著的轻债重股的倾向,众多学者称其为股权融资偏好。融资模式的选择在微观上影响着企业资本结构及其自
学位
要实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现代化建设,其关键在于解决“三农”问题。而“三农”难题要解决,又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机构为了解决“三农”的融资需求,不断创新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模式,解决农村要素资源流转困难、农村金融风险高、信息不对称、抵质押条件缺乏等问题,增强整个农业供应链的竞争力和活力。对提升农业生产力和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农业现代化、集约化及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作用日益显著。  随着互联网
伴随着居民理财意识及投资需求的不断提升,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蓬勃发展。大量行为金融的研究发现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并不理性,很多投资者存在投资经验不足、专业能力匮乏的情况,投资结果往往并不理想。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较短,金融理财产品供给不够丰富,专业投资顾问缺失,导致投资者购买的并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产品,投资体验较差。  从基金销售渠道看,过往中国金融机构代销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而研究国外基金行业的发展
近些年,我国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国际市场需求陷入低迷,出口贸易增长速度放缓,在贸易关税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传统贸易依靠降低关税来扩大出口的办法受阻,急需寻求新的外贸增长动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新的增长点。同时,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不利形势下,我国应积极加强区域外贸合作,完善外贸出口结构,促进我国出口地区的多元化。因此,“如何抓住跨境电
农副食品加工业是连接农业生产和消费的纽带,也是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中国地域广袤,不同区域间要素资源和市场规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农副食品加工业空间分异特征明显,表现出较为显著的产业集聚空间分布格局,这种由于空间布局差异而形成的集聚效应,会以地方化经济或者城市化经济的形式对本地产业绩效产生影响。同时,随着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地区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和技术等空间溢出效应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