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d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业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林业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国家生态安全与可持续的全球性战略问题。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林业产业既担负着生态环境建设的重任,又承担着产业经济发展的使命,已成为国家经济富裕、民族安康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生态一体化发展,林业产业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区域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也决定了我国林业产业能力的实力和国际地位。通过对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体系构建与评价,分析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和影响因素,找出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因素,从而提出提升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首先对林业产业现状及技术创新能力特征进行梳理,借鉴国内外关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有成果,对我国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出了我国林业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在设计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结构图的基础上,对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构建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概念模型,通过对现有文献结论,提出研究理论假设。设计量表及调查问卷,根据实地调研和网上发放问卷获得的研究数据。运用SPSS和AMOS等相关软件对量表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在小样本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对该模型进行实证,验证提出理论假设,进一步研究和揭示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分析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体系的形成过程并构建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体系,包括林业产业管理创新能力、林业产业市场创新能力、林业产业资源利用能力和林业产业创新支撑能力,深入分析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体系的各构成要素的内涵及功能。根据我国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特点,产业创新支撑能力四个维度设计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初选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群组决策特征根法对初选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关键要素进行识别,构建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构建基于熵权法和TOPSIS法相结合的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根据查阅到的我国29个省2004-2013年林业产业相关数据,对我国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价。运用2010-2013年的算术平均数从创新能力四个维度对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静态评价;运用2004-2013年面板数据从创新能力四个维度对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动态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合林业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国家战略角度提出提升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其他文献
在高温超导的电力应用中,如超导电机、变压器等,多数情况下,高温超导带材在通以交流传输电流的同时还处于交变磁场中.此时,超导体的交流损耗不仅依赖于磁场的大小,还与磁场相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帷幕已经拉开,区域经济合作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区域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面临着一
塔里木河下游是新疆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为改善该地区恶化的生态环境,国家自2000年起向塔里木河下游实施了18次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生态输水工程。近20 a
目的观察肺段支气管剔除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方法对我院3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采用肺段支气管剔除术进行治疗。结果共剔除肺段支气管64支。术中失血量300~600ml,平均380ml,
提出了一种基于价值工程理论和多目标决策算法的即时顾客化定制(IC)下客户订单分离点(CODP)定位冲突消解方法。首先分析了最优CODP定位涉及的利益相关方,从成本、定制化程度和时
对我以"克隆转忆人"的方式实现人类永生之梦的构想,李锐锋与鲁琴撰文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批驳,主要涉及如何理解永生、"我之为我"的关键、永生的价值、"克隆转忆人"的生产是否违背自然
对国内外FDI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大多数实证研究发现,FDI的行业间溢出效应尤其是后向关联溢出效应显著为正,而行业内溢出效应并不显著或为负向溢出
目的评价异丙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肝癌微波消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肝癌微波消融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联合舒芬太尼组(A组)和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组(B组),各20例。A组患者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