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联合国对人口老龄化的定义,中国早在2001年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并且人口老龄化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伴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是预期寿命的增长、赡养率的上升以及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根据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预测的数据,到205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占比将达到30%以上,老年赡养率将达到43.1%,伴随着“婴儿潮”一代步入老龄化行列,中国的社会基本养老制度面临非常大的资金压力,制度赡养率下降,养老金替代率降低,中国养老形式严峻。在人口老龄化加快的趋势下,仅仅依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无法满足老年人口的养老需求,这就为中国的寿险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一方面,伴随着消费者收入的提升、保险意识的增强以及对于未来老年生活质量的忧虑,使得很多中青年人开始增加寿险有效需求为老年生活做规划,从这个角度看,人口老龄化对寿险需求有促进作用;但另一方面,随着老龄人口增多,寿险公司拒保人群占比增加,另外,赡养压力增大也有可能影响消费者的保费支付能力,从这个角度看,人口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寿险需求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在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都存在的情况下,通过实证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寿险需求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本文实证部分使用中国30个省(剔除西藏,不含港澳台)2005-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核心指标老年赡养率及其它控制变量对寿险需求产生的影响。实证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口老龄化对全国寿险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的影响;第二部分是根据核心指标老年赡养率将30个省分为高老龄化水平地区和低老龄化水平地区后,进一步分析人口老龄化对两个地区寿险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老年赡养率对寿险需求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在老龄化越严重的地区,老年赡养率每增加1%,寿险需求增加得更多;细分险种结构之后,实证结果表明,老龄化趋势对保障型寿险需求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投资型寿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另外,少儿抚养率、受教育程度、城镇化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寿险需求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保障型水平对保障型寿险需求有一定的削弱作用,通货膨胀率对投资型寿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本文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消费者、保险公司和政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