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百合的组织培养研究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保护和开发我国特有的百合品种资源——青岛百合,本试验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加快青岛百合的繁殖,与组织培养相结合对其进行辐射诱变,为以后开展青岛百合的保护扩繁和品种改良奠定了基础。 以青岛百合鳞片为材料进行青岛百合的组织培养,结果表明: 1 NAA是诱导青岛百合不定芽适宜的生长素,6-BA是青岛百合诱导不定芽适宜的细胞分裂素类型,以青岛百合鳞片为外植体时,最佳不定芽诱导的激素配方为MS+0.3mg/L NAA+1.5mg/L 6-BA。 2 青岛百合鳞片的下部分化能力最强,中部次之,上部最弱。鳞片以凸面接触培养基放置时诱导率最高。 3 直接用芽增殖时,采用MS+0.1mg/L,NAA+1.0mg/L 6-BA效果最佳。利用组培苗叶切段再诱导增殖时,同样是采用MS+0.1mg/L NAA+1.0mg/L 6-BA效果最佳。利用组培苗叶切段再诱导增殖的方法在增殖速度上要明显优于直接用芽增殖。 4 较高浓度的蔗糖有利于青岛百合组培苗形成鳞茎,其中添加40g/L的蔗糖效果最佳。 5 1/2MS基本培养基在生根效果上明显好于MS培养基,在生根率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NAA的生根效果要略好于2,4-D。0.5mg/L NAA+1/2MS的培养基生根效果最佳。在生根培养基添加0.2%活性炭对生根率影响不大,但是能够明显的提高生根的质量。 6 移栽在按草炭土:蛭石:园土=1:1:1比例混合的营养土上的组培苗成活率最高,为91.1%。另外按草炭土:珍珠岩:园土=1:1:1比例混合的营养土移栽成活率也很高,为88.9%。 以培养不同时间的青岛百合鳞片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对其进行形态发生过程中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 青岛百合可以两种形式形成再生植株,一种是体细胞直接分化形成芽,进而形成再生植株的过程,一种是体细胞先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经过再分化形成芽和根的过程。青岛百合的形态发生更易以第一种方式发生。 以青岛百合组培苗为材料,对其进行<60>Co γ射线辐射诱变,结果表明: <60>Coγ,射线辐射对青岛百合组培苗的伤害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加而迅速的加剧,较低剂量有时能略微增加组培苗的活力,但是差异不显著。辐射还引起了青岛百合生理和结构上的变化,气孔密度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叶绿素含量也逐渐下降。辐射对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影响显著,成活率显著降低,5Gy处理后移栽成活率只有55.6%,在以后的辐射处理中可以考虑以5Gy做为辐射青岛百合组培苗诱导变异的适宜剂量。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