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热球菌转氨酶的克隆、表达及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ong198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性胺或手性氨基酸含有一个活泼的氨基官能团,是重要的手性合成砌块。转氨酶合成手性胺和手性氨基酸具有立体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环境污染少等特点,但该反应为可逆反应,转化率亟待提高。以异丙胺为氨基供体,其转氨后的产物丙酮在高温下易挥发,从而促使反应朝着产物生成方向进行。因此开发耐高温转氨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嗜热古细菌基因组中挖掘新转氨酶,通过异源表达、蛋白分离纯化研究其酶学性质、分子改造及在催化合成L-2-氨基丁酸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研究。以嗜热球菌Termococcus kodakarensis KOD1的基因组为模板,根据基因组中注释的转氨酶基因序列(tk0186、tk0260、tk0275、tk1094和tk2268)设计引物,扩增得到了5个转氨酶基因序列,并连接至表达载体pET28a,构建了重组转氨酶表达质粒。以大肠杆菌BL21(DE3)为宿主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显示重组TK0275转氨酶能可溶性表达,TK0186、TK1094和TK2268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重组TK0260转氨酶未表达。经过70℃热处理和Ni-NTA柱亲和层析,获得了电泳纯TK0275转氨酶。TK0275转氨酶最适pH 8.0,最适温度75℃,在60℃、70℃和80℃的半衰期分别为44.0 h、15.5 h和6.2 h,表明该转氨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TK0275转氨酶氨基供体研究表明,其最佳氨基供体为N-乙酰-L-鸟氨酸,以异丙胺为氨基供体时,其活力仅为前者的0.5%。本文为首次研究嗜热古细菌来源的ω-转氨酶。为了提高TK0275转氨酶对异丙胺的催化活力,开展了TK0275分子改造研究。以与其同源性为46%的1VEF的晶体结构为模板,通过同源建模构建了TK0275转氨酶3D结构,分析了可能影响其活力的氨基酸残基,选择活性中心附近氨基酸为突变位点,构建了定点突变库,并从中筛选到活力分别是原来的1.23、1.36倍的突变体I33L、E174A。以异丙胺和2-酮丁酸为底物,突变体I33L、E174A催化不对称合成L-2-氨基丁酸,反应12 h,转化率分别达到31.3%和36.4%,ee值均>99.9%。
其他文献
ATP结合盒式(ABC)转运体是生物体内一种必不可少的可跨越细胞膜转运物质的膜蛋白。在许多细菌中ABC转运体参与营养物质的吸收,细菌毒素的分泌以及将抗生素泵出细胞。目前已经
当前聚合物驱油技术不断发展,针对不同类型油田,要求聚合物向具有适应驱油机理所要求的性能方向发展。针对常用的驱油聚合物HPAM抗剪切性差这一问题,课题组前期以纳米Si02为
稠油注空气低温催化氧化采油技术是一项改善热采效果、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该技术能在热采后期有效提高地层能量和减少热损失,同时空气气源广、成本低以及注入能力强等特点,
石墨烯量子点和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是两种极具特色的发光材料。石墨烯量子点是横向尺寸为1-10 nm的小片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低细胞毒性和稳定的光学性质,目前已被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不同学科人员交流密切,科学成果的产生也往往伴随着不同学科研究人员的协同合作。跨学科研究在推动技术创新和促进学科发展的同时,已经成为当
致密油藏由于自然产能低,必须经过压裂增产改造措施后才具有经济开采价值,所以水力压裂已成为致密油藏开发和提高开采效益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压裂作业一方面可以提高储层导
基因型填充技术,即利用现有的基因型信息,对未测定或者不完整的基因型进行计算推断,从而获得更多的基因组信息。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参考群体或群体内其他个体与目标群体的基因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动态金融复杂数据的欺诈检测问题成为了金融反欺诈领域新的难点。实际业务中的动态金融复杂数据大体分为动态复杂
近年来,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对于人类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人类获取LC-PUFA的主要来源是深海鱼油,然而鱼油面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风险,因此需要寻找新
多主元合金是一种全新的合金设计理念,其主要组元不是单一元素,而是一种接近等比例的主元配置。正是这种全然不同的设计原则,导致多主元合金往往形成简单固溶体,带来奇特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效应,展现出优异的机械性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应用前景。本文采用燃烧合成熔铸技术制备多主元合金,燃烧合成反应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Fe2O3-CoO-NiO-Cr2O3-Al体系的燃烧合成反应可自发蔓延下去,其极高的燃烧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