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及分析,反馈于临床,加强临床对脑梗死的一、二级预防。研究方法:将符合急性脑梗死中、西医诊断、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的病例,依照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既往病史,有无烟酒等不良嗜好:发病情况,如发病时间、发病时主要症状;辅助检查,如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头颅CT及MR,血脂检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否在住院期间进展为死亡;中医证型,大体分为中风-中经络和中风-中脏腑,中经络依据江苏省中医院脑病中心的特色病种分为风痰阻络、痰瘀阻络、痰热腑实、气滞血瘀及阴虚风动五型等进行统计分析。将临床观察数据录入计算机,采用Excel数字统计及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男性发病人数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分布于2-9旬之间,较集中分布于5-8旬,其中以7句发病人数最多。在住院期间进展为死亡47例,分布于5-9旬之间,见性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较之女性有下降趋势,女性则相反,其危险冈素以既往有高血.压病者为著,中医证型以中脏腑为最多,梗死灶以多发性为多见。本研究中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炎热季节及寒冷季节均较其他时间段发生较多,按月份,6、7、8月份和12、1月份发病略多;按节气,惊蛰至立春及霜降至夏至涨幅明显。发病时临床表现以肢体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最多,而以胸闷心慌为主要表现的最少。危险因素中以既往有高血压居首位,脑梗死复发者亦不少见。辅助检查中,颈动脉超声单纯颈动脉病变人数最多;经颅多普勒超声示后循环血管病变人数相对最多;头颅CT或MR示梗死灶位于大脑半球相对最多。中医证型,中风-中经络中以痰瘀阻络证相对最多;痰热腑实证相对最少。研究讨论:预防急性脑梗死,年龄越大越需要重视,应调节好自身基础病变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对于有过脑梗死的患者预防复发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