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吡唑环类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u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氮杂环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诸多含氮杂环化合物中,含有吡唑环结构单元的化合物因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在医药应用上,吡唑环类化合物具有抗感染、抗病毒、抗焦虑、抗病痛等疗效;在农药应用上,吡唑环类化合物具有杀虫、杀菌和除草活性,并且表现出高效、低毒和结构多样性。除此之外,吡唑环类化合物在材料方面也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鉴于吡唑环类衍生物的重要应用,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合成新的吡唑环类化合物,并为合成该类化合物提供一条快速、便捷、高效、环保的合成新途径,这也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1.在无水乙醇作溶剂无催化剂的条件下,采取油浴加热和微波辐射两种方法,利用取代-4-甲酰基吡唑和麦氏酸通过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了5个新型的吡唑环类化合物,探讨了化合物的结构对其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影响,并以化合物4a为例进行了晶体结构的表征。 2.在无水乙醇作溶剂无催化剂的条件下,采取油浴加热和微波辐射两种方法,利用取代-4-甲酰基吡唑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通过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了5个新型的双吡唑环类化合物。 3.在无水乙醇作溶剂无催化剂的条件下,采取油浴加热和微波辐射两种方法,利用取代-4-甲酰基吡唑和(2-硫代)巴士比酸通过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了10个新型的吡唑环类衍生物。 4.以浓HC1和FeCl3·6H2O为催化剂,无水乙醇为溶剂,按取代-4-甲酰基吡唑:乙酰乙酸乙酯:(硫)脲:FeCl3·6H2O=1:3:3:1的比例,采取油浴加热和微波辐射两种方法通过Biginelli缩合反应一锅合成了6个新型含吡唑基的3,4-二氢嘧啶类化合物,并对其反应机理作了简单的探讨。 5.在氢氧化钾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利用取代-4-甲酰基吡唑和取代苯乙酮发生反应得到了8个新型含吡唑基查尔酮的[2+2]环加成产物。最后,对反应机理作了简单的探讨。 以上五个部分工作所得部分产物经过元素分析,IR,1H NMR和13C NMR表征。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开发可应用于乙烯基单体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新型高效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催化剂。   本文首先设计合成了一个新的半夹心钌配合物--η5-(2,3-苯并茚基)钌配合物,发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了新闻媒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而新型网络新闻媒体发展冲击了我国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这时为了确保电视新闻媒体的可持续发展,则应有效确
在我国,各高校都必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因此,对大学生们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依据一定的方法,其任务是传播
新疆维吾尔族民间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哈密地区的剪纸艺术就是其中的一个最有力的见证,其精巧细腻的艺术构思,质朴纯真的思想情感以及粗犷稚拙的艺术手法,无不体现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行业俨然成为了我国网络信息共享的主要载体,也是人们获取资源、舆论消息的主要途径,它肩负着网络信息交流、交换、共享、传递的重任。新闻
MoS_2是一种典型的无机层状化合物,具有奇特的光学、电学、磁学、传感以及催化等性能,在众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因此,特殊形貌的纳米MoS_2的合成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材料晶体结构各向异性取向生长特性,发展了无模板,无催化剂和表面活性剂诱导的溶剂热合成MoS_2纳米花状结构的新方法,实现了非水体系液相金属硫化物新颖纳米结构调控合成,为特殊形貌纳米结构材料的合成和形成机制的探索提供了新思
陕西民间秸秆编织艺术虽然历史悠久,但作品设计内容及形式相对单一,产业支撑和宣传推广不足,缺乏产业化生产、系列化、品牌化的组织方式和经营模式,产学研之间的结合需要进一
中国的风筝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绚丽多彩。吉祥文化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热爱生活,努力创造幸福、美满、乐观的心理反应。《易·系辞下》中记载:“吉事有群。”意
本论文研究了钌催化下N-嘧啶基吲哚的C-H键炔基化反应,高效合成出了一系列N-嘧啶基吲哚的炔基化衍生物,主要研究工作如下:吲哚类衍生物是一类具有生理活性的有机杂环化合物和重要的药物中间体,做为母核结构常见于各类高活性的抗癌药物中,以N-嘧啶基吲哚作为底物,以三异丙基硅乙炔-1,2-苯碘酰-3(1H)-酮化合物作为炔基化试剂,金属钌催化下选择性活化吲哚的2位C-H键,实现了N-嘧啶基吲哚的炔基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