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采用膈下逐瘀汤加味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做出客观评价,使其在临床应用与推广更具科学性。方法(1)选取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气滞血瘀型PD患者共76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研究组给予膈下逐瘀汤加味内服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对照组予膈下逐瘀汤加味内服治疗。治疗时间均从月经来潮前7天开始,10天为一个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3)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痛经症状积分、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及月经来潮48小时内血清PGF2α含量为疗效观察指标。(4)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自身对比和组间对比,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客观评价膈下逐瘀汤加味内服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气滞血瘀型P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1)本研究共完成72例患者的临床观察,每组各36例。(2)经统计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及治疗前的痛经症状积分、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及血清PGF2α含量等资料均具有可比性。(3)近期疗效: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病情程度、痛经症状积分、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及血清PGF2α含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对本病治疗均有效果,但研究组比对照组改善程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用膈下逐瘀汤加味内服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气滞血瘀型PD的研究组近期临床疗效比对照组更明显。(4)总体疗效:从痛经症状综合疗效分析,研究组总有效率达94.44%,比对照组80.56%的总有效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中医证候综合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67%,同样也比对照组77.78%的总有效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明,膈下逐瘀汤加味内服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气滞血瘀型PD的研究组临床总体疗效优于膈下逐瘀汤加味内服的对照组。(5)远期疗效:经统计分析,研究组随访时与治疗后的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随访时与治疗后的VA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之下,用膈下逐瘀汤加味内服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气滞血瘀型PD的研究组远期疗效比对照组更明显。(6)两组患者在研究中均无副反应,比较安全。结论(1)采用膈下逐瘀汤加味内服联合耳穴埋豆能够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PD患者的病情程度、临床症状、中医证候情况及月经来潮48小时内血清PGF2α含量,并且其疗效优于膈下逐瘀汤加味内服者。(2)膈下逐瘀汤加味内服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气滞血瘀型PD患者时,其在改善近期症状及维持远期疗效上的效果均优于膈下逐瘀汤加味内服者。(3)膈下逐瘀汤加味内服联合耳穴埋豆治疗的疗效确切,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广泛用于气滞血瘀型PD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