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村城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迅速提升,成分也越来越复杂,带来的污染开始侵蚀农村,农村生态环境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威胁。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技术日益显出其缺陷,越来越不能满足政府对垃圾处理技术的标准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来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垃圾热解技术具有较低的二次污染和较高的能源利用率的特点,被认为是处理垃圾的重要技术之一,正引起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从研究广东省龙门县10个乡镇农村生活垃圾理化特性入手,基于其物理组成、含水率、灰分、挥发分、固定碳、热值、元素组成等基础特征参数,探讨了热解技术处置龙门县农村生活垃圾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县10个乡镇农村生活垃圾物理成分分布大致相同,有机物所占比例较高,其中厨余垃圾含量最高,所占比例的范围为37.60%-64.66%,其次为纸类和塑料,所占比例范围分别为9.69%-36.47%和11.80%-19.52%。垃圾的含水率较高,平均值达61.57%,湿基低位热值整体上偏低,平均值为4278.1kJ/kg,并不适合直接焚烧。龙门县农村生活垃圾重金属Cr和Hg超标严重,超标率达100%。对龙门县农村生活垃圾理化特性研究表明,龙门县农村生活垃圾采用热解技术处理是可行的。以实际工程领域稳定运行的小型农村生活垃圾热解炉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农村生活垃圾热解过程所产生的二次污染物的排放水平和排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热解烟气中常规污染物(烟尘、CO、NOx、SO2和HCl)和重金属(Pb、Cu、Cd、Cr、As、Hg)的排放值均低于国家标准所规定的排放限值;二噁英的排放值为0.197ng I-TEQ/Nm3,远低于国家标准所规定的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排放限值,即1.0ng I-TEQ/Nm3。热解炉渣中重金属Pb、Cu和Cr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818mg/kg、645mg/kg和393mg/kg,均超出了《Ⅲ类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标准限值;As的浸出毒性平均值为2.6mg/L,高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1996)的标准限值1.5mg/L。因此炉渣可归为危险废物,不能直接进行填埋处理。热解烟气与炉渣中17种2,3,7,8取代PCDD/Fs单体的质量浓度分布特征与已经报道过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所排放的PCDD/Fs单体质量浓度分布特征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