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流谐波污染问题严重危害了电网和用电设备安全有效的运行,应运而生的功率因数校正技术(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为谐波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有效途径。现代电源技术正朝着小型、智能、功率密度集成、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在中大型功率的应用场所,传统的单通道Boost PFC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功率因数校正的要求。于是在Boost PFC变换器中引入交错并联技术以获得更高的功率密度、更小的开关损耗和电流纹波、更低的开关电流应力要求和更好的EMI效果。本文在分析多种PFC拓扑电路后,在传统Boost PFC技术基础上分析了交错并联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交错并联Boost PFC变换器的功率主路及其控制算法设计实现。系统地分析了变换器的功率主路参数设计,控制电路设计,输入电流、输入输出电压的采样方案和软件算法实现。文章根据平均电流控制策略的交错并联Boost PFC基本原理,引入空间状态平均法建立了CCM模式下的交错并联Boost PFC的小信号模型,并采用MATLAB/Sisotool工具分别对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进行PID补偿校正设计的方式以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搭建了CCM模式交错并联Boost PFC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仿真验证了系统参数和控制算法的正确性。根据DSP TMS320F2812处理器的资源特点对系统软、硬件电路进行设计,实现了对输入输出电压电流的时序采样和功率开关的恒频变脉宽控制。在传统控制中考虑开关冲击对电流采样的影响,提出了边沿不定延时电感电流交错采样的平均电流采样算法,考虑启动冲击电流影响加入了系统软启动机制、电路保护机制等一系列优化控制,完善了交错并联Boost PFC变换器系统的静态和动态性能。最后本课题基于理论分析制作了一台DSP TMS320F2812控制的输出电压400 V,功率为300 W,单路开关频率为150 KHz的平均电流型CCM模式双通路交错并联Boost PFC变换器的实验样机,通过实验结果分析验证了理论设计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