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继发性肠套叠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NENGW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大于3岁儿童继发性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和发病原因,提高儿童肠套叠的诊治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总结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1-2011收治的大于3岁儿童继发性肠套叠82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发病原因及诊疗情况。结果:82例患儿腹痛80例,呕吐56例,血便34例,腹部扪及包块31例。79例行超声检查,75例确诊,准确率94.9%。82例中过敏性紫癜48例(58.8%),肠息肉9例(11.0%)、美克尔憩室7例(8.5%)、肿瘤5例(6.1%),其他13例。63例行空气灌肠复位治疗,28例复位成功,平均压力7.7Kp。54例手术治疗,术中见回结型18例,回回型11例,回盲型8例,空空型4例,回回结型4例,结结型4例,5例自动复位;14例肠坏死。结论:大于3岁儿童继发性肠套叠比例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过敏性紫癜是主要继发因素。肠套叠病程大于3d或者反复发生肠套叠者需警惕继发性肠套叠;病程超过14d需警惕肠道肿瘤。腹部彩超是目前诊断肠套叠准确率高、经济、安全的辅助检查方法。儿童肠套叠继发于过敏性紫殿时,空气灌肠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肠套叠由器质性病变引起时,手术去除病变是主要治疗手段。
其他文献
二语的学习是针对于除了刚出生以外的全部适龄人员所接受的第二门语言的学习,本文探讨二语习得的策略方案.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不断形成,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风廉政建设面临新的挑战,要实现党内监督全覆盖,对于基层单位来说,紧紧依靠纪委的监督还远远不够.如何发
长期以来,政工工作都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工作能力的提升,良好氛围的营造,企业的长远发展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给排水企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