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直接灸四花穴对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了解直接灸四花穴对肺癌化疗患者细胞因子CSF、TNF、IL-2的影响程度;寻找减轻肺癌化疗毒副反应,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及体力状况的有效方法;确立一组减轻化疗副反应的有效腧穴,并初步探讨针灸减轻肺癌化疗毒副反应提高化疗药物疗效的可能机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肺癌化疗病人,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以单纯化疗为对照组,以化疗配合直接灸四花穴治疗为治疗组。化疗:化疗方案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联合化疗方案,常规应用预防化疗毒副反应的西药,进行为期一周的一疗程治疗。直接灸四花穴:在双侧膈俞、胆俞穴上涂一层薄薄的跌打万花油,将艾绒制成0.5×0.8cm的艾炷,置于穴位上点燃,等艾炷烧至约剩1/3患者感觉灼热时,撤去艾炷,连续灸3壮,1次/天,共7天。以细胞因子CSF、TNF、IL-2、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度、生存质量表、Karnofasky体力状况评分作为疗效评价指标。所有指标均于化疗前1天及疗程结束后第2天评定一次,观察期为1周。并将所得数据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SF、TNF、IL-2、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度、生存质量表、Karnofasky体力状况评分,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SF较治疗前增高(P<0.01), TNF降低(P<0.05),对照组CSF、TNF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CSF水平较对照组高(P<0.01),TNF较对照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IL-2均较治疗前增高(P<0.01),治疗组IL-2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Karnofsky体力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生存质量、Karnofsky体力状况评分高(P<0.01);两组在治疗后抗癌药物毒性反应评定分级程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P<0.01),但治疗组相对较轻(P<0.05);治疗组因化疗引起的血液系统损害、胃肠道症状不适等症状较对照组减轻(P<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化疗时配合直接灸四花穴可明显提高患者血清中CSF、IL-2水平,降低TNF水平;肺癌化疗时配合直接灸四花穴治疗,其抗癌药物毒性反应评定较单纯化疗患者轻;对因化疗引起的生存质量、体力下降,以及血液系统损害、胃肠道不适等症状,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直接灸四花穴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提高化疗药物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