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思考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末,互联网开始登陆神州大地,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大学校园。网络以其丰富的信息、平等互动的快捷方式而倍受大学生的青睐。在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不少大学生因痴迷网络,不仅荒废了学业,与同学关系也日渐疏远,尤其是网上形形色色的不良信息更是造成了大学生意识形态的西化、民族认同感的弱化和道德价值取向的紊乱。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将网络与传统的三大媒体相比较,突出了网络相对于传统媒体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比较科学地界定了网络的定又,详细归纳了网络的特点,即虚拟性、交互性、平等性、快捷性和信息海量等五大特点;第二部分比较深入地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的利弊影响。在充分肯定网络为大学生带来积极变化的同时,着重探讨了网络对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从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业、人际关系、价值观和道德取向等方面的负面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第三部分就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变”、“建”、“导”、“防”、“帮”、“堵”、“源”、“合”八字并举的措施。文章认为,做好新时期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建构由技术、法律、道德所组成的控制体系,同时还必须辅助以舆论、教育等手段。只有多方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开创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其他文献
作为在国外任教的汉语老师,面对初级汉语学习者,除了声音文字的输入,其肢体语言的符号性输入也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可以提高老师的形象,吸引学生的注
<正>引言什么是好服务?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尽管服务质量、卓越服务、优质服务、标准服务、个性服务等研究主题产生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却并没有直
随着教育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以及国内一系列教育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高等学校的社会功能、组织结构以及办学形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形势下,进行
教育政策是国家和政府制定的调整教育领域的社会问题和利益关系的公共政策,是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随着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的广泛认同,对
2017年,江苏省检察机关在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系列会议精神基础上,按照2017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全国检察长会议部署要求,围绕“十三五”时期全省检察工作“全面提升、全国领
价值观是人们在处理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作为个人或群体的特征,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选择构成直接的影响。青年时期是人的价值观
青年的政治社会化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青年大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未来,其政治社会化顺利与否、成功与否,既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也关系
已有研究表明,长期使用网络会引起人际交往的变化。如因为长期沉迷网络,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联系、电话沟通或书信往来不断减少,持续下去,人们感到自己的人际关系陷入不良状况;还有
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的背景下组建的新建地方性综合学院,不仅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而且也成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向区域发展的一支新
目的高脂饮食构建NAFLD大鼠模型,观察非诺贝特对NFALD大鼠血清学肝功、血脂及肝脏病理的影响。方法将27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病理组(B组)及非诺贝特组(F组),每组9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