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AVC中帧内编码和帧间编码技术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s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视频编码标准并广泛应用到各种领域。其中,ITU-T制定了满足实时视频通信应用的标准,例如H.261、H.263、H.263+、H.263++;ISO制定了满足视频存储、广播视频和视频流需要的MPEG标准,包括MPEG-1、MPEG-2及MPEG-4等。而H.264/AVC是ITU-T和ISO联合推出的新标准,采用了近几年视频编码方面的先进技术,以较高编码效率和网络友好性成为新一代国际视频编码标准。H.264/AVC设计的最初目标是在相同解码质量下,能够提供比MPEG-4和H.263高一倍的压缩性能。无论从客观还是主观度量,H.264都可以提供比现有的视频压缩编码标准高的多的解码质量。为了实现高效压缩,H.264/AVC中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这些技术包括:帧内预测;可变块大小的运动补偿;1/4像素精度的运动矢量;整数4×4变换;切换条带;上下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采用了这些先进的编码技术后,压缩性能和解码质量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一些研究的实验数据表明,H.264/AVC在信噪比,压缩效率和视觉效果方面,都远远好于现有的其它视频编码标准。H.264/AVC中采用的这些先进编码技术既增加了基本模块的复杂度,也成倍增加算法的复杂度,这就限制了H.264的应用,尤其是在实时视频通信和一些资源或功耗受限的嵌入式应用中。基于此,本文进行了一下研究:首先,为了解决H.264/AVC帧内预测模式多,计算复杂和预测不精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帧内预测算法。该算法利用边缘检测算子和空间相邻块的相关性快速选出所需的候选预测模式,对于每种候选预测模式又改进了预测算法。试验结果表明:新的预测算法可以提高帧内预测编码所需要的时间。其次,H.264/AVC采用了多参考帧运动估计来提高编码效率,增加的计算量与参考帧数目成正比。为了避免搜索多余的参考帧,本文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参考帧确定算法来快速确定当前宏块所需的参考帧。试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在保持率失真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少了多参考帧预测的计算复杂度并节省了时间。
其他文献
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技术是视频压缩领域去除冗余性的关键技术之一,受到帧内压缩编码发展的推动,小波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该研究领域出现很多的改进算法,其中采用冗余小
身份认证是网络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它对于保证信息只被合法授权者访问和获取起着重要作用。在传统的身份认证中,最常用的是静态口令,但由于自身的缺陷,这种方法无法提供足够的访
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多载波调制技术,它具有良好的抗噪声性能和抗多径信道干扰的能力以及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因而被认为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并得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新通信技术的不断应用,各种军事通信手段也随之迅猛发展。无线电报务以其通用、迅捷、保密等特点在军事通信中仍然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始终
当今快速发展的世界,无线通信设备和终端将面临多频带、高数据率的挑战。射频前端作为无线通信中重要的收发组件,其特性与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决定通信服务的多样化和质量。因此,国
本文对笼型异步电动机转子故障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以随机共振检测方法为理论依据,介绍了一套笼型异步电动机转子故障的检测方法。 本文阐述了应用检测电动机故障的意
WiMAX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无线宽带接入技术,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最佳接入方式,很好地满足了用户对无线通信移动化和宽带化的需求。WiMAX主要有两大标准构成:IEEE802.16d和IEEE80
VAR综合多业务光传输交换系统是为了满足目前市场上日益庞大且指标日益高涨多级联网监控的要求而提出,它将取代传统监控系统的众多设备,使系统简洁实用,并能满足未来监控网络
人脸识别研究包括人脸检测、人脸跟踪、人脸识别和表情分析四个主要领域,其中人脸的检测是人脸信息处理领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在自动人脸识别系统、基于内容的检索、视觉监测、
图像分割是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中的一个经典问题,尤其在图像处理、分析和理解等领域中是一项关键技术,其分割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视觉系统的性能。由于成像中各种因素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