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作者通过对冀东油田外排污水处理现状及当前国内外采油污水处理典型工艺方法的调查与研究,结合冀东油田人工岛海油陆采的开发特点,提出采用化学工业中的内循环环流反应器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活性污泥改型工艺,处理油田含油污水。以期获得高效的处理结果及最小的占地面积。论文中通过采用模型模拟实验室小试及现场工业化装置中试相结合的方法,寻求工业化应用的结构设计原则、工艺运行参数调整的经验以利于在油田生产进程中推广应用。首先,通过在模拟设备上采用聚并、非聚并两种体系,模拟曝气塔的工作状态,通过对流速、溶氧量等参数的跟踪监测对比分析,获得各种情况下的流体力学特性,以便于找到影响关键技术参数的结构特征尺寸,从而得到优化的设备结构设计参数。其次在实验室小试阶段初期,以污泥驯化为主,在模拟装置上引入油田污水及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模拟运行条件,对不同条件下的活性污泥的生长、出水COD情况等内容进行记录统计。为连续性试验奠定基础,连续实验是实验室内最接近生产实际的一项实验内容,通过在实验装置上连续运行,对连续出水情况下COD、污泥体积指数、沉降比、污泥负荷等参数进行记录分析,得出水力停留时间为3小时即可使出水COD降到80mg/l的结论。并对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工况,进行了模拟。为获得更多与生产实际相接近的实验结论,在冀东油田高尚堡联合站进行了中试试验,实验中采用了有效容积25m~3的内循环环流曝气塔,通过对技术参数的监测,得到水力停留4.5-5小时即可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的出水水质结果,从而验证了该技术在冀东油田应用具备推广使用价值,其高效的处理能力,较小的占地面积更突出了其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