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辅助醇解木质素制备高价值酚类化合物的机理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_he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质素是三类酚类单体通过复杂连接键形成的三维聚合物,通过转化可以获得高价值的酚类化合物。木质素液相降解可将木质素转化为高价值酚类化合物,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微波加热方式较传统加热方式具有加热均匀、效率高等优点,在微波辅助下木质素液相降解机理的研究尚少。本文选取黑液木质素为原料,采用微波加热,研究木质素(催化)醇解的产物分布及其反应机理,为木质素醇解制备高价值酚类化合物奠定理论基础。首先,采用微波加热,研究木质素在异丙醇溶剂体系下的降解机制,考察了反应温度(100-180 ℃)和反应时间(5-60 min)对产物分布(液体产物、焦炭和残余木质素)的影响。研究发现:液体产物在120 ℃、30 min时产率最高,达到45.35%,焦炭产率为38.65%,残余木质素产率为14.73%。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连用仪(GC-MS)、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对液体产物进行了表征。GC-MS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液体产物中单体化合物的分布具有明显影响,单体产物中香草乙酮和乙酰丁香酮产率最高。MALDI-TOF MS结果表明液体产物中低聚体分子量主要分布在200-500之间,其中分子量为274、290、316、332、362、406、454的芳香环低聚物含量较高,且对其在不同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下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对液体产物中连接键的分布情况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液体产物中β-O-4、β-β、5-5、β-5四种连接键较多。结合液体产物中低聚体7种主要分子量和连接键的分布情况,推测出其可能的分子结构,并建立矩阵模型,推算出不同分子结构的可能性。结合对木质素液相解聚产物中主要单体和低聚体结构的推断,解析了木质素可能的反应机理:第一阶段,木质素的解聚多发生在单元间联结键的断裂(如β-0-4和β-5),得到低聚体产物(如低聚体Ⅲ、Ⅴ和Ⅳ);第二阶段低聚体可以通过二次解聚转化为单体化合物(如香草乙酮和乙酰丁香酮),或者发生缩聚反应形成固体残渣。根据木质素在微波醇解下的产物分布,将产率最高的高价值酚类化合物香草乙酮和乙酰丁香酮定为目标产物,研究不同金属催化剂(Co/Al2O3、Co/ZrO2、Co/CeO2和Co/MgO四种负载型催化剂)对目标产物产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酸性催化剂Co/Al2O3更易于木质素之间的连接键或者低聚体产物的C-H键和C-O键的断裂,有利于目标单体化合物的形成,且在Co/Al2O3催化剂中加入助剂Fe,最佳工况条件下(Co负载量为5%,Co/Fe摩尔比为1:0.3,催化剂用量为:0.8 g,反应温度:140 ℃,反应时间:15 min),木质素催化醇解得到的香草乙酮和乙酰丁香酮产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其他文献
东帝汶海槽即帝汶海槽东段,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帝汶海与帝汶岛之间,地处澳大利亚板块与东南亚板块交界地带,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印尼贯穿流的重要通道之一,根据全球构造划分又属特提斯构造域东段。晚中新世澳大利亚板块与东南亚班达岛的弧碰撞引发了帝汶岛与帝汶海槽的构造变形,由于弧-陆碰撞过程的复杂性,帝汶海槽的变形时间与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为明确东帝汶海槽断裂活动特征、约束东帝汶海槽变形与弧-陆碰撞时间、探讨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新型传感器的快速发展,机器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工业机器人对工作场景及工作物件的准确感知,并实现实时监测是人机交互系统感知信息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使
本文主要研究了 Caputo导数意义下的分数阶微分方程组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以及Riemann-Liouville导数意义下的带有积分边值条件的分数阶微分方程的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首先,
网络虚拟化技术是未来网络最重要的技术方向之一。通过网络虚拟化技术,网络服务提供商可在底层物理网络上创建多个虚拟网络,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可定制化服务。通过虚拟网络流
本文分析了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中强相互作用对胶子分布的影响,并且研究了在此影响下的喷注淬火的细致平衡效应。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是在高温高密的极端物质条件下形成
无线通信中的协作技术通过单天线终端节点之间进行资源共享,从而形成虚拟天线阵列,可以有效地对抗信道多径衰落。多用户协作是指除了基站与主要用户的通信以外,还有其它空闲
延迟容忍网络(Delay Tolerant Network,DTN)网络拓扑结构动态变化,具有间歇型连接、高延迟的特点,通信时不能够保证一条端到端路径,因此传统的适用于因特网的TCP/IP协议(传输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智能化趋势,移动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移动应用开发者或移动应用服务提供商来说,如何准确把握用户喜
图的分解起源于Walecki解决的完全图Kn的Hamilton圈分解,之后国内外学者开始研究Hamilton圈分解问题,并拓展到超图中去。超图H是一个二元组(V,E),其中V是有限集,V中的元素称为顶点,E是V的有限非空子集族,E中的元素称为超边。超图H的Γ分解是指将超图H分解成多个子超图的集合,使得每个子超图(称为区组)(block)与Г中某一个超图同构,超图H的Γ分解被称为是一个(H,Γ)-设
随着Java应用软件数量的日益递增,针对Java应用软件的逆向工程技术也是层出不穷。因此,如何对Java应用软件进行有效的安全加固也成为研究热点问题。尽管已经有很多Java应用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