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Z镇的精准扶贫困境及对策研究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chenjian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不可阻挡,贫困问题必须得到解决。政府对贫困问题高度重视,而且解决贫困的方式更加科学化、精确化,最显著的标志就是“精准扶贫”模式的理论构建和落地执行。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梳理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将其归结为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四个核心维度。以山东省威海市Z镇为例进行精准扶贫的系统研究,从目标、措施和成效三个递进的层次分析了威海市Z镇精准扶贫的现状,为持续优化提供了依据。在充分了解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复合性方法等对威海市Z镇精准扶贫进行了评价,在研究方法上,采取文献资料法的同时,采取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的设计、发放、回收和分析了解Z镇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问卷调查结果显示,Z镇精准识别的问题主要是客观障碍多、收入统计难度大,精准帮扶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措施针对性不够、扶贫工作要求与村民意愿不一致,精准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是信息档案管理不细致、项目建设运营管理不规范、扶贫专项资金管理不严谨,精准考核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绩效机制不明确、绩效与薪酬联动性不强、自我评估公正性缺失,精准识别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村民没有记账习惯、扶贫人员工作能力不强等因素,精准帮扶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规划不够科学、被调查者认为与村民沟通不够,精准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客观的行政管理基础薄弱、人员素质跟不上、路径依赖等因素,精准考核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关系梳理不清晰、缺乏合理的激励。基于对Z镇精准扶贫问题和原因的研究,本文对Z镇精准扶贫提出了措施建议:健全精准识别机制,建立扎根实际、不断完善信息档案的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健全精准识别机制为精准扶贫打下坚实的信息基础。推进精准帮扶,深挖独特地理资源、强化与贫困民众沟通,通过特色旅游产业实现产业脱贫,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根本性地摆脱贫困,同时与贫困民众沟通,精准地解决贫困群众的实际问题。优化精准管理,严格贫困户信息档案管理、推进项目建设运营的现代化、规范扶贫专项资金的管理,通过现代化的规范管理为精准扶贫保驾护航,避免精准扶贫过程中出现的贪污扶贫款项等问题。强化精准考核,构建明确合理的绩效机制、强化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的联动性、引入扶贫成果第三方评估机制,通过精准考核实现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为扶贫干部解除后顾之忧,提高工作动力。
其他文献
在当前深化改革的形势下,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来说,也要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现就“指导——自主学习法”谈谈本人的看法。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不久前,我们安徽省农委合作经济指导处的几位同志对安徽明光市潘村镇兴旺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所面临的问题,应如何发展,
在丁志用的志向里有“三个第一”,即社会效益第一、蚕农利益第一、他人第一。正是这“三个第一”,支撑着丁志用在茧蚕行业一干就是20多年。
绿色化学自从提出越来越受到世界广泛重视,它对环境保护,对人来进行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积极地一面,在我们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同样应该将绿色化学带入课堂,做好废弃物的处理
随着以太网的发展,网络设备数量迅速增加,拓扑结构和网络设备配置更加复杂,使得管理和运行效率降低,同时网络扩容时会更加困难。针对这些问题,为了满足目前简化网络结构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