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纳米酶的设计合成及其肿瘤治疗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123jun123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酶学的蓬勃发展为癌症的精确诊断和高效治疗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化学动力学治疗(CDT)是利用纳米酶(例如Fe基、Mn基、Cu基等纳米生物材料)催化肿瘤微环境(TME)的过氧化氢(H2O2)发生芬顿或类芬顿反应产生活性氧物种(ROS)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治疗方式。常见的ROS有羟基自由基(·OH)、单线态氧(1O2)、H2O2及超氧自由基等。文献调研发现,较高浓度的ROS通过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甚至导致其坏死。本论文针对TME的特点,提出增强TME的O2浓度、H2O2浓度和反应温度三个策略,分别设计构建三种纳米酶用于增强肿瘤区域ROS的生成,并对其肿瘤诊疗性能以及生物学效应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氧化锰基纳米酶CMHP的构建及其增强光动力学治疗肿瘤的研究。介孔SiO2纳米粒子(MSNs)作为纳米药物载体,因其结构可调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利用表面活性剂三甲氧基(十八烷基)硅烷(C18TMS)在分散介质中亲疏性特征的差异,即在乙醇中是“开”的状态,在水中是“关”的状态,作为负载双客体分子MnOx和Ce6的智能“开关”,成功实现基于氧化锰纳米酶的构建。所制备的Ce6/MnOx@HMSNs-PEG(CMHP)纳米酶在偏酸性和H2O2存在的TME不仅具有T1加权的磁共振成像(MRI)性能,同时基于MnOx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催化TME过表达的H2O2产生O2,一方面缓解了肿瘤区域乏氧的问题,另一方面促进光照条件下产生更多的1O2增强了Ce6的光动力治疗效果。本研究为在空心介孔氧化硅结构中可控装载双功能客体分子提供新的策略,并为癌症诊疗的新方法提供材料支撑。(2)基于普鲁士蓝纳米酶GOx@HMPB的构建及其增强化学动力学与光热协同治疗肿瘤的研究。TME相对低浓度的H2O2往往限制了CDT的治疗效率。利用葡萄糖在肿瘤区域的高代谢特征,将葡萄糖氧化酶(GOx)成功装载于中空介孔普鲁士蓝纳米粒子(HMPB)中,一方面利用GOx氧化葡萄糖产生更多的H2O2,另一方面在肿瘤区域偏酸性和较高浓度的H2O2情况下,利用HMPB发生芬顿反应产生·OH。同时在近红外光作用下,本身具有光热效果的HMPB光热升温促进更高浓度的·OH的生成,实现对4T1肿瘤模型的高效协同治疗。GOx@HMPB纳米酶的成功构建,为增效CDT和光热协同作用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为HMPB新的生物医学应用和临床转化提供了可能。(3)介晶结构Fe3O4纳米酶的构建及其用于增强化学动力学与低温磁热协同治疗肿瘤的研究。Fe3O4纳米粒子由于其独特的磁热性能和纳米酶活性,在CDT和磁热治疗(MH)方面具有重要应用潜力。我们采用溶剂热法,设计构建了空心Fe3O4介晶(MCs)材料。由于介晶结构的独特性能,和同尺寸的多晶Fe3O4(PCs)相比,Fe3O4介晶有着优异的磁热转换效率,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值高达 722w·g-1([Fe]=0.6 mg·ml-1)。此外,由于 Fe3O4MCs 有着较Fe3O4 PCs更高的Fe2+/Fe3+比和更多的氧缺陷,Fe3O4 MCs还有着优异的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利用Fe3O4 MCs在交变磁场下的升温行为来促进其自身诱导的芬顿反应,从而在TME低浓度的H2O2环境下产生更高浓度的.OH,增强CDT的效果;同时,·OH的生成可有效降低热休克蛋白HSP70和HSP90表达,有助于实现低温磁热治疗(43℃),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高热引起的副作用。本研究基于单组分Fe3O4 MCs实现MH/CDT协同治疗模式为发展更加简单高效的癌症治疗方案提供了新思路。本论文为提高肿瘤区域ROS浓度提供了新的思路,分别从提高肿瘤区域O2浓度、H2O2浓度和反应温度三种方式出发增加ROS的产生,有望进一步促进新型纳米酶在动力学治疗肿瘤中的临床转化。
其他文献
在形式逻辑上,《刑法》第149条第1款具有注意规定和法律拟制的双重性质。但从犯罪属性和犯罪构成层面进行实质分析,《刑法》第149条第1款应当是注意规定。将《刑法》第149条第1款定性为法律拟制,违反《刑法》第3条前段的规定,与《刑法》第140条规定的犯罪构成不符。基于《刑法》第149条第1款注意规定的性质,援引该款并适用《刑法》第140条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涉案对象是《刑法》第142—143条、
概述了页岩气的组成与分类、储量分布、成藏机理及富集特征,详细综述了页岩气国内外勘探开发现状,对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主体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探讨了当前国内页岩气发展在地质、技术、经济及环境领域存在的风险,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最后展望了中国页岩气的未来开发前景。
近年来,中国的石油年新增探明储量明显下降,以致出现新增可采储量小于当年产量的情况,年产量也连续5年降至2×108t以下。2015—2019年的平均勘探开发投资处于低谷是近年来石油储量、产量处于降势的原因之一。中国天然气快速发展期的出现比石油晚一个"相位",目前仍处在快速发展的平台上。中国页岩气近10年来已获得良好的起步,但应看到已获得的探明储量仅限于四川盆地东南部的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鄂尔多斯盆
昭通页岩气国家级示范区开发的主力目标层位为厚约5m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具有靶窗较小、构造起伏大、微断层发育等特点,实钻井眼轨迹存在脱靶和出层的风险。通过分析该区水平井地质导向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点及其原因,从着陆入靶导向和水平段地质导向等关键环节入手寻找出解决上述难点的办法:①优化地质导向建模型方案,消除了传统建模理论在建立和修正模型过程中存在的3点不足,提高了导向模型预测着陆点精准度,保证
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储量丰富,探索其经济有效开发的钻井完井技术体系,是加快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进程与规模上产的关键。详细介绍了我国已形成的埋深3 500 m以浅非常规油气钻完井技术体系,包括三维丛式井水平井井眼轨道设计、地质工程一体化设计与作业、强化钻井参数提速、深层页岩气控温钻井、地质导向、高性能钻井液、高效固井技术等关键技术,指出目前仍存在工厂化作业模式未实现最优化、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可重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军队采购行业数据化水准不断提高,产生了大量标准化和非标准化数据。为保障平时业务运行,同时为后勤指挥员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有必要将海量数据进行抽取、分类、清洗、转化,形成具有军队采购特色的数据应用。本文基于以上现状,初步研究了军队采购平台数据服务能力建设的要点。
期刊
舱门是飞机结构的重要部件,舱门试验是验证舱门设计满足可靠性、安全性、适航要求的重要手段。民用飞机舱门试验包括设计验证试验和适航验证试验,结合民用飞机舱门研制的经验和教训,本文研究总结了舱门研制过程中,应当开展的试验项目和内容,提出了试验的试验目的、试验意义和开展试验的必要性,给出了试验台架设计建议。
固态照明光源被公认为是21世纪的新型绿色照明光源,具有效率高、能耗低、稳定性好、寿命长、无毒环保等优点。固态照明包括白光LED技术及激光照明技术,二者分别利用LED和LD芯片激发荧光材料得到白光。荧光材料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白光的质量,因此其研究和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今社会对高功率、高亮度照明光源的需求使得荧光材料在散热方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传统的“荧光粉+有机树脂”已经不再适用。在可
钛是常用的口腔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但其表面缺乏生物活性,与人体软组织结合不良,密封性差,导致细菌和异物侵入,引发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破坏种植体稳定,最终种植体松动甚至脱落。改善软组织密封性能,对保证钛作为牙科种植体的使用寿命尤为关键。作为口腔软组织重要组成细胞,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对材料表面响应与材料软组织密封性能息息相关,基于此目的,论文将石墨烯衍生物、镁和锌负载在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