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牛街的商业语言景观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族是中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研究城市中回族社区的社会语言现状,对于理解和建构中华各民族和而不同的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牛街是北京最大的回族聚居区,也是北京最大、最集中的穆斯林消费中心,满足着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穆斯林的消费需求。本论文剖析牛街地区的语言景观及其产生的社会情境,由此探究多民族和多元文化地区的民族关系与认同。  本论文聚焦牛街地区两条大街的语言景观:一条是牛街地区最重要的商业中心——牛街大街,另一条也是商铺集中的商业街——白广路大街。为了探究牛街地区语言景观的特点以及导致这些特点的原因,我对这两条相邻大街的商业语言标识进行了考察,共收集和分析了317个商业语言标识。我不仅对语言标识进行文本分析和视觉分析,同时还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并运用访谈、问卷调查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本研究发现牛街地区的语言景观呈现五个特点:(1)商业语言标识呈现语言多样性;(2)双语或多语标识较为普遍;(3)中文是最强势的语言,同时阿拉伯语作为少数民族语言也占据重要位置;(4)语言标识中最显著的图案设计是使用阿拉伯风格的图式和绿色;(5)在多语标识的翻译中最多的类型是部分翻译。  借助Ben-Rafeal提出的语言构建原则和民族语言活力的理论,我对上述语言景观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牛街地区的穆斯林商家在语言标识的使用上体现了充分展示自我的原则,同时,他们也会理性地考虑顾客的需求。在该地区,阿拉伯语作为回族的象征性语言与汉语存在竞争关系。尽管牛街地区阿拉伯语的民族语言活动力正在下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穆斯林语言和文化的弱化,这只是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
其他文献
Martin在提出评价理论并使之系统化之后,许多国内外学者对此理论进行了研究,使之得到长足发展,日趋完善。但是通过对其总结可以发现,在运用于实际语篇的类型方面此理论还存在
小王子是法国著名作家兼飞行员圣埃克苏佩里的经典作品。自1943年出版至今,它已经被翻译成10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读者。这么多年来,小王子让一代又一代的人随着它感
学位
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关注起始年龄和课堂学习时间对二语学习者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近几年小学英语课程已在中国城市和农村开设,并且规定每周至少三个课时。然而,城市地区小学开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