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毋庸置疑,起源于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的现代化运动已经扩展为全球性的变革运动和世界各国政府必须面对的共同事业。在此进程中,大多数东方国家的现代化起步较晚,在初期必须引进西方先进思想技术。由此,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成为这些国家现代化事业中所要面对的共同的、首要的问题。同时,借着全球化势不可挡的浪潮,西方发达国家总是在现代化进程中,试图以经济为后盾,对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文化整合。这就造成了东西方在现代化发展问题上的矛盾和差异。本文通过文化比较的方法,选取了在东方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从人与自身、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三个角度,将二者传统价值观中的发展观部分进行类比,来论证东方文化的传统价值观对现代化发展的促进与协调作用,从而肯定东方模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有其可行性。从人与自身的角度,两大文化都倡导个人对集体的承诺和社会化的责任意识,突出了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强调了人的社会价值和义务。从人与人的角度,两大文化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态度都秉持和而不同的相处理念,仁者爱人的相处之道,以及以和为贵的相处模式,反映了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各个文化体系和谐共生,互相促进的理想状态。从人与自然的角度,两大文化都肯定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主导地位,同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总体看来,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发展模式注重和谐共生、整体利益和精神价值。在现代化进程中,这对形成全球意识和正确处理人与自身、他人、自然之间的关系必将发挥重大的作用。但是,尽管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发展观在全球现代化的建设中具有重要价值,这并不是说它就能够代替其它民族文化的发展模式,而只是为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模式。现代化的发展是要与文化传统相结合而找到最佳的发展道路的。无论东西方文化,都不可能建立普世发展模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必定是多元化、互补型的。